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
罗贯中受到这个情节的启发,作了大幅度的改造和加工,从而创造出
一个深刻表现关羽内心世界的精妙篇章。
小说第 50 回,写曹操在败逃中,曾经三次大笑,意在贬低诸葛亮、周
瑜以掩饰自己的恐慌和沮丧情绪,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然而,事实却一次
又一次地嘲笑了他自己。前两次,他笑声未落,就先后遭到赵云、张飞的
伏击;第三次,正当他在华容道数落诸葛亮、周瑜“无能”之时,只见—
—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
马,截住去路。
这时,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拦路的是威名赫赫、武勇盖世的关羽和五
百名精锐的校刀手;而曹操“止有三百余骑随后,并无衣甲袍铠整齐者”,
经过长途的奔逃、沿途的截击和风雨的侵袭,他们早已意志消沉,精疲力
尽,又饥又渴,他们胯下的战马也已困乏不堪。这样的残兵败将还有多少
战斗力?难怪他们见到关羽,不禁“亡魂丧胆,面面相觑”。
面对如此困境,老奸巨滑的曹操一时竟也没了主意,脱口而道:“既
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但这分明是以卵击石,要想侥幸获胜几乎是不可
能的。还是谋士程昱比较明智,他提醒曹操:“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
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
可脱此难。”细心的读者可能会记得,这位程昱先生在赤壁之战中曾经不
止一次提醒过曹操,然而当时的曹操志得意满,头脑发胀,根本听不进去。
现在,程昱根据双方的实力对比和关羽的性格特点,又向曹操提出了摆脱
束手就擒命运的唯一可行的办法;而曹操在遭到一连串挫折之后,头脑也
清醒多了,自然是一点就通。于是,他采用动之以情的办法,竭力软化关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