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孙吴袭取江陵的军事谋略
(0 次评价)3195 人阅读0 次下载
魏 蜀昊三国争城略地 , 彼此交伐不 定 。 在 此情况下 , 任何两 国联 合起来 共拒他国 , 不仅可避免陷 人两面 受敌的困窘境地 , 而且还增强了自身的 力量 , 大大提高获胜的保险系数 。 孙 吴在江 陵争夺 战中重施打一拉 一 的故伎 , 由赤壁之战 中的联刘抗曹一 变而为联魏抗蜀 。 早在建安二十二年 ( 公元 2 1 7 年 ) 曹操屯兵居巢时 , 孙权就派遣都尉徐详向曹操请降 , “操报使修好 , 誓 重结婚 。 ” 孙曹联姻 是联魏抗蜀策略 的前奏 。 在当刘备新取汉 中 , 无暇东顾 , 而曹操因关羽攻樊而 “遣人 劝孙 权踢其后 , 许割江南以封 权 ” 之时 , 孙权抓住这个良机致书曹操 , “请 以讨羽 自效 , 及乞不漏 , 令 羽有 备 。 ” 孙昊巧妙地借助三国 时期错综复杂的关系解除了后顾之 忧 , 使 自己的 行动游刃 有余 。 《 孙子兵法 · 计篇 》云 : “兵者 , 诡道 也 。 故能而示之不能 , 用而示之 不用 ” 。 又 《 虚实篇 》 称 : “故 形人 而 我无形 , 则我专而敌分 ” 、 “兵之形 , 避实而击虚 ” 。 孙吴巧施诡道 , 用 示形的办法欺骗迷惑敌人 , 调动并诱 使敌军暴 露企 图 , 而 自己 不露形迹 , 使敌 人不知虚实 . 《 三 国志 》 卷五 十四 《 吴书 · 吕蒙传 》 云 : 后羽讨樊 , 留兵将 备公安 、 南郡 。 蒙上 疏日 : “ 羽讨樊而多留备兵 , 必 恐蒙 图其后故也 . 蒙常有病 , 乞分士众还建 业 , 以治疾为 名 。 羽闻之 , 必撤 备兵 , 尽 赴襄 阳 。 大军浮江 , 昼夜驰上 , 袭其空虚 , 则南 郡可下 , 而羽可禽也 。 ” 遂称病笃 , 权乃 露檄召蒙还 , 阴与 图计 。 昊 军减少兵 力 , 意在麻痹蜀军 , 孙权 “露 檄 ” 召蒙还 , 让羽 军知 晓 。 孙权集团佯顺敌意 , 欲擒故纵 , 使 关羽 放松了对 东昊的戒备 , 从 而引诱羽 军步人 歧途 。 孙吴还 利 用 关 羽 “性颇 自负 ” 的弱 点 , 谦 恭示弱 , 任用 “未 有远 名 , 非羽所忌 ” 的 陆逊为偏将军 、 右部 督 , 代替吕蒙屯陆 口 , 以进一步迷惑关羽 。 。 关 羽为陆逊的 甘言卑 词所惑 , 麻痹轻敌 , “稍撤兵以赴樊 ’心 , 大 大削弱 了后 方 实力 , 为孙昊 奇袭江陵提供了可乘之机 。 ( 二 ) 出其不意 , 攻其无 备 “ ‘无备 ’ 和 ‘不意 ’ 虽然都是敌人的砷隙 , 但 ‘无 备 ’ 是有形 的砷隙 , 即 防务上 的 空 白点 , 如 : 某要塞 、 某防线的够隙 。 ‘不意 ’ 是无形 的够隙 , 即思 想上 的麻 痹 、 大意 , 如 : 意中 所忽略的 事情 , 或意想 不到的事情 。 ”。 孙昊袭取荆 州正 是采取了 “ 出其不意 , 攻其无 备 ” 这一策略 。 孙吴施用诡道 , 造成关羽 轻敌和 蜀 后方的空虚 , 蜀方 “无形 的 ” 、 “ 有形 的 ” 林隙均已 出现 , 吴方便抓住 这一时机 以诡秘的军事 行动向江陵进军 。 《 三国志 》 卷五十 四 《 吴书 · 吕蒙传 》 有云 : 羽果信之 , 稍撤 兵以赴樊 。 魏使于禁救樊 , 羽 尽禽禁等 , 人 马 数万 , 托 以粮乏 , 搜取湘 关米 。 权闻 之 , 遂行 , 先遣蒙在 前 . 蒙至寻 阳 , 尽伏其精兵 钩摊 中 , 使 白衣摇槽 , 作 商贾人服 , 昼夜兼行 , 至 羽 所 置江边屯侯 , 尽收缚 之 , 是故羽不闻知 。 遂到 南郡 , 士仁 、 糜芳皆降 。 吕蒙率领昊军到达寻阳 之后 , 把精兵潜伏在船 中 , 让摇噜的 士兵 “ 作商贾人服 ” , 此举旨在 以诡秘的行为达成 突袭的 效果 . 突袭使敌人感到措手不及 , 从而从心理方面破坏了敌 人 的稳定 性 。 吕蒙 “ 白衣夜袭 ” 一举成功 , 将吴蜀边境 的屯侯 ( 屯侯职在侦察警戒 , 举烽报警) 全部收缚 , 从而打乱了 蜀军的通 讯警戒 系统 , 使远在樊 城的关羽 、 近在 公安 、 南郡的 傅士仁 、 糜芳失去 了耳 目 , 全然不 知孙吴已对 蜀汉采 取了 军事行动 . 吴军借助 这种有利的军事形势迅速推进 , 迫降傅士 仁 、 糜芳 , 占领 公安和 荆州城 。 ( 三 ) 兵临城下 , 离间 诱 降 关 羽不善于团 结幕僚 , 留守 公安 、 江 陵 的 守将 溥士 仁和 糜芳素 嫌 关 羽轻 己 , 关 羽 攻樊之 时 , 两 将都不及 时 供 应军资 , 关羽扬言 “ 还 当 治之 ” 。 吕蒙针对敌方 将帅不和 而采取离间诱 降的 策 略 。 《 三国 志 》 卷五 十四 《 吴书 · 吕蒙传》 注 引 《 吴书 》 云 : 将军士 仁在 公安拒守 , 蒙令虞翻说 之 。 翻至 城门 , 谓守 者日 : “吾 欲与 汝将 军语 。 ” 仁 不肯相见 。 乃 为书 日 : “ 明者防祸于未萌 , 智者图 患 于将来 , 知得 知失 , 可 与 为 人 , 知存知亡 , 健别吉凶 。 大 军之 后 , 斥 侯不及施 , 烽火不及 举 , 此非天 命 , 必有内应 。 将军不先 见时 , 时至 又不 应之 , 独守萦带之城而不降 , 死战则毁宗灭 祀 , 为天下讥笑 。 吕虎威欲径到南郡 , 断绝陆道 , 生路一塞 , 案 其地形 , 将军为在箕 舌上 耳 , 奔走不得免 , 降则失 义 , 窃 为将军 不安 , 幸熟思 焉 。 ” 仁 得书 , 流涕而降 。 虞翻在 信中开门见山地 道出了识时务者为 俊杰之常理 , 他指出 : 摆在傅士 仁 面前的 只有两 条路 : 战 必城陷 , 自 塞生路 , 降则可保全性命 与官位 . 《 尉缭子 · 守权 》 曰 : “有必救之 兵者 , 则有必守之城 , 无 必救之兵 者 , 则 无必守之城 。 ” 在强大的突然而 至的吴军面前 , 在 蜀军分离而不 相救 、 受敌而不相知 的 情况下 , 本与 关羽久存 1 1 1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8-01-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0 22:31 , Processed in 0.42079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