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 江师 专学报 ( 杜会科学 版)
1 9 9
3 年
第 4 期
从 《
三 国 演 义 》
看 文 学 作 品 对 熟 语 的 影 响
贺
建
国
我 国是一 个历史 悠久 的文明古 国
,
有着
大 量优 秀 的文学遗 产
。 从 《
诗 经》 到现代
,
产生过 无数 文学作 品
。
这 些 文学作 品
,
对 语
言
,
尤 其是对 熟语
,
有着 巨 大而 深远 的 影
响
。
因为这些 文学 作品 既是熟 语之流
,
又是
熟 语 之源
。
说它 们 是熟语 之 流
,
因为 以 往 的
许 多熟 语材料
,
在 这些文 学作 品 中得 到 出色
的运 用
,
使大 量熟 语得 以 保存 流传
,
熟语 正
是 通过 作品 的反复 使 用
,
才成 为用 惯 了 的熟
语的
,
从这一 点来 看
,
文 学作 品是 熟 语 之
流
,
是熟 语运 用 之流
。 说 它们 是熟 语之 源
,
是 因 为这些 文学 作 品在运用 语言
时 大 胆创
新
,
写 出 了优美 生动 的语句
,
这 些语句为 人
们所 特别 喜欢援 引
,
久而 久之
,
演 变成 了熟
语
;
还因为 这些 文学作 品 情节 生动
,
人 物鲜
明
,
使作 品 本身 成 了后人创 制熟 语时 的一个
取 之不尽 的原 料库
。
从 这两点 来看
,
文 学 作
品 又是熟语之 源
,
是熟 语创新 之源
。
木 丈正是试 图 从现有 的语 言材料 出发
,
以在 民 间流传 最广 的 白话 小说
《
三 国演义》
为例
,
研究 文学作 品对 汉语熟 语 的影响
,
探
讨 这种影 响 的途 径和 方式
。
一
、 文学作 品 影 响熟语 的途 径
义学 作品描 写 重 大事 件
,
抒 发强烈 的感
情
,
反映 时代 的思 想
,
揭示社 会 的本质
,
表
现 艺术 的志趣
,
往往具有重要 的历 史意 义和
很 高的文 学价值
,
但 知道文 学作 品真正 的意
义 和价值 的人 并不 多
,
更 多的人 只 了解 文学
作 品所写 的事 件和人 物
。 如
《
三 国演义》
,
它是我 国长 篇历 史小说 的开 先河之 作
,
反 映
了汉末 时军 阀混战
、 动 荡不安
、
民不 聊 生 的
社会状态 和维护 正统 的伦理 思 想
,
以 及 人 民
对和 平
、
安 宁
、 统 一 的强 烈愿 望
,
但 很少有
人注意 这些
。
家 喻户 晓
、
妇孺 皆知 的 恰恰是
小说 的故 事情 节和 人物
。
唯 其如 此
,
我们 也
必 须循 着情节 和 人物这 两条线 索去考 察文学
作 品影 响熟 语 的途径
。
1
.
通 过 情节 内容影 响熟语
中国古代 文学 作品
,
大 多是叙事 为主
。
以 《
三 国演 义》 为例
,
它是历 史小 说
,
以 写
事 见长
,
前 后大小 事件 几百个
,
错 综复杂
,
引人 入 胜
,
在 民 间流传 极广
。
因 此
,
文学 作
况
: 的情节 内容 对热语 的创 新影响极 大
,
是 影
响 的主要途 径
。 根 据新 创制 的熟语 内 容与 文
学 作 品原有 内容的关 系
,
又 可 以 概括 为四 种
情况
。
( 1 )
概括原 文
作 品原 文是 一段 复杂 离奇 的故事
,
而熟
语 中只川 几个字 或一句 话概括提炼
,
真正做
到 了 言简意 赅
。 如
:
檄愈 头风
概括 了 陈 琳为袁 绍起草
了讨伐 曹操 的檄 文
,
、场
时 曹操
正患头 风病 卧床不 起
,
看 到这
篇檄 文
,
毛 骨徕然
,
冷
汗大
出
,
反而头风 病顿愈
。
( 二 十
二 回)
赵云救 阿斗 一一 拼老 命
概 括 了 赵
云 为救 阿斗
,
几次 杀透 重 围
,
斩曹营 名将五十 余人
,
血 满征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