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周瑜的谋略和胆识_崔兰海
(0 次评价)4028 人阅读0 次下载
个通病 /志大而智小, 色历而胆薄, 忌克而少威0。 [ 2] 5 武帝纪6这一点曹操看出来了, 周瑜也看出来了。周瑜做 了一个决策: 离开这个寿春, 南下东吴。建安三年 ( 198年 ), 在寿春呆了三年的周瑜要求去做 /居巢长 0申 请外调, 史曰: /求为居巢长, 欲假途东归 0。 [ 2] 5 周瑜传6 可以看出经过岁月的磨砺, 此时周瑜多了几分谋略。 不久周瑜南下, 重归孙吴集团。 二 说文曰: 虑难曰谋。一个有谋略的人都是力求做到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 有备无患。周瑜就是这样一 个人。孙策死后, 周瑜受孙策遗托辅佐孙权。但此时东吴形式并不乐观。史曰:/是时惟有会稽、 吴郡、 丹 杨、 豫章、 庐陵, 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 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 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 未有君臣之 固 0。 [ 2] 5 孙权传6这里, 我们看出孙策去世之时, 江东政权的基础并不很牢靠。突出表现在人心不稳, 即所谓 / 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0。东吴集团在当时, 其核心战斗力是淮泗集团。这批人愿意为孙氏奔 走, 是因为他们相信孙策有能力控制时局, 给他们带来利益和稳定。而孙策的早死, 给人心带来巨大冲击, 就连孙策遗策也作出了/正复不克捷, 缓步西归, 亦无所虑 0 [ 2] 5孙策传6的后路安排。可以看出当时人心不稳 的苗头。孙氏集团面临的第二个隐患就是后方的不稳即上文引言中所谓 / 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 0。这是 当时最大的隐患。后方不稳, 一旦外事兴起, 就可能导致这个刚建立不久的东吴集团覆亡。形势的发展要 求周瑜作出快速反应让可能出现的灾患消融于萌芽。为此作为淮泗集团首领的周瑜一方面利用自身影响 力极力提高孙权的威信, 以求稳定人心。史曰: /是时, 权位为将军, 诸将宾客, 为礼尚简, 而瑜独先尽敬, 便执臣节0。 [ 2] 5 周瑜传6另一方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个集团凝聚力, 周瑜不时向孙权推荐人才, 以求人人思 奋, 各尽其能。比如鲁肃就在此时经周瑜推荐而被孙权所重用。史曰: /鲁肃将北还, 周瑜止之, 因荐肃于 权曰: -肃才宜佐时, 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 . 0 [ 3]卷六十一经过周瑜等人的努力, 东吴很快形成一个新的核心 领导集体, 极大缓解并克服了由于孙策过早离去而带来的巨大冲击。正如学者所指出 /张昭和周瑜合作 所形成的孙吴权力结构, 具有吸引宾旅寄寓之士的良好形象和收容他们的能力0。 [ 4] 282针对后方不稳, 周瑜 积极为孙权出谋划策, 平定山越之乱。孙吴政权既不具有曹魏/ 挟天子以令诸侯 0的政治优势, 更不具有 刘皇叔那样的皇族名分。因此要想在江东扎下根基, 实为不易。所谓的山越之暴乱就从一个层面, 反映出 东吴本土人对孙吴这个/外来的征服者0 [ 4] 268的不信任。因此如何获得当地人特别是当地大族、 士人的支 持, 就是摆在孙吴政权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东吴集团来说, 平定山越不仅仅是个军事问题, 更是一 个关系到东吴集团能否在东吴长期立足的重大的政治问题。作为刚成立不久的孙权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 之一的周瑜, 对这个重大课题当有清晰的认识。自建安五年孙策去世到建安十一年征荆州黄祖, 这长达六 年的时间内, 周瑜都留在吴郡。全力辅佐孙权稳定东吴局势。为维系东吴本土人心, 周瑜一方面主持对山 越的军事行动, 比如: 十一年 (建安十一年笔者按 ), 督孙瑜等讨麻、 保二屯, 枭其渠帅, 囚俘万馀口, 还备 (官亭 ) 1 宫亭 2 。 [ 2] 5周瑜传6另一方面留意提拔和任用东吴一代本土将领, 这些本土将领的提拔和任用一来可 笼络当地士族豪门, 二来也有利于降低本地山越居民对回归政府管辖的敌视和阻力。这一时期被提拔和 任用的讨伐山越的高级将领象陆逊、 凌统、 太史慈、 贺齐、 全琮等都为出生东吴的本土将领。这些将领的提 拔和任用当与主持军政的周瑜有很大的关联。公瑾善谋, 但公瑾贵更在其/ 大略 0。 三 东汉末年, 群雄逐鹿。割据形式, 瞬息万变。北方公孙瓒、 袁绍、 袁术、 吕布等都曾风云一时, 但旋即覆 亡。乱世豪杰, 几人真是经纶手? 东吴政权要想在割据群雄中争胜, 不仅需要一时发展之对策, 更需要长 久立国之战略, 而东吴国策的奠基者非周公瑾莫属。周瑜对东吴立国之策的理念第一次阐述是在建安七 年 ( 202年 ), 周怀宇先生把这一事件称之为/母前定议0。当时, 曹操在颠覆袁绍集团后, 北方局势明朗。 如何处理同北方曹魏集团以及江南其他割据势力的关系, 不仅关系到孙吴一时之安危, 而且也关系到孙吴 21 崔兰海: 论周瑜的谋略和胆识 周环宇5周瑜早于 "隆中对 "的时局论6 周瑜墓园开园庆典论文集, 庐江县政府网站。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11-15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2 00:43 , Processed in 0.46848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