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试论《三国演义》中的庞统
(0 次评价)4340 人阅读0 次下载
试论 《 三国演义 》 中的庞 统 李美云 在《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中 , 知识 分子形象是塑造得很成功的 。它包括 刘备 、 曹操 、 孙权三大政治军事集团的谋臣策士 和东 汉宫廷文职人员 , 还有民 间草野山林 隐者 。 他们中既有运筹帷握之人 , 又有应对 舌辨之士 。 无论文章词藻 、 飞书驰檄 , 还是 治烦理剧 , 都干得相当出色 。 他们中有才华 横溢的 , 有好古博物的 , 有智谋过人的 , 有 触邪斥恶的 , 有奸诈狡猾的 , 也有迁腐可怜 的 。“炳炳 磷磷 , 照耀史册 ”, 真乃 “人邓林而 选名材 , 游玄圃而见积玉 , 收不胜收 , 接不 暇接 ” , 它倾注了作家的思想感情 , 美学 理想 , 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政治观点 , 历史观 点 , 道德观念和爱憎态度 。 在这支庞大的队 伍中 , 作者最倾心的也是竭尽全力塑造的 理想人物当数诸葛亮 . 他被描绘成 “上 识天 文 , 下识地理 ” , “ 有经天纬地之才 ” 的智慧 型高级知识分子 , 儿乎无人能与之匹敌 。但 作者为了使诸葛亮这个人物更完美 , 不惜 花费笔 墨 , 塑造了一些陪衬人物与他相对 比 , 如徐庶 、 庞统 。 对这些人物 , 作者一样独 运匠心 , 巧妙安排他们的结局 , 使他们和主 要英雄人物相映生辉 。 一如《增像全图三国 演义 . 读三 国志法》中所指出的 , “三 国一 书有以宾衬主之妙刘备将遇诸葛亮 , 而先遇司马徽 、 崔州平 、 石广远 、 孟公威等 诸人 , 诸葛亮其主也 , 司马徽诸人其宾也 。 诸葛亮历事两朝 , 乃又有先来即去之徐庶 , 晚来先死之庞统 , 诸葛亮其主也 , 而徐庶 、 庞统又其宾也 。” 在这诸多的陪衬人物 中 , 作者着墨最多的当数庞统 。 虽然庞统这个 人物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 , 但读完小 说 , 掩卷思之 , 似乎又有着特别的意味 , 他 也有着自己的活动环境 , 也有自己独特的 性格 , 一样有着悲剧结局 , 也有着挥之不去 的感觉 , 特想对之发表一点见解和议论 。 庞统 , 历史上实有其人 。《 三国志》将他 与法正放在一篇列传 , 整个生平传记也只 千字左右 。 史书记载他很有才华 , 被当时知 名度很高的哲人 、 隐士司马徽称作 “南州士 之冠冕 ”。 ( ( ( 三国志》卷3 7 )刘备领荆州时 , 他 “ 以从事守来阳令 ” , 后 因 “ 在县不治 ” 、 “免官”。 再经鲁肃 , 诸葛亮推荐 , 方得 以军 师中郎将之职随刘备入川 。 在入川途中 , 向 刘备献出上 、 中 、 下三计 , 刘备 “然其中计 , ’. “ 还向成都 、 所过 辄克 ” 。 后来在 “进 围锥 县 ”时,“ 为流矢所中 ” , 死时才 3 6岁 。 从其 短短的一生看来 , 没有什么大的曲折波澜 , 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 的举措 , 与他的才名 颇不相符 , 而且英年早逝 , 这很遗憾 。 但是 作者在对这个人物进行再创造时 , 没有停 留在史实上 , 而是在史实的基础上 , 补充和 虚构了一些情节 , 对人物性格作了一些较 有深度的开掘 , 并通过对人物悲剧结局 的 安排 , 赋予形象以很深的内涵 。 我们知道 , 《三国演义》这部史诗般的 巨著 。 它表现了 “ 上报国家 , 下安黎庶 ” 、“ 欲 申大义于天下 ”的 、 代表正统思 想的刘备集 团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 终于没有 完成统一大业的严酷现实 。 代表正统思 想 的力量被毁灭 , 难以被世人接受 , 从这个意 义上说 , 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 理想和事业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10-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0 21:09 , Processed in 0.40299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