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
,
奢志尤甚
。
汉末浮华尚未在时代中隐去身影
,
三 国浮华又叠加其上
,
在新旧的重累下
,
个性却
得以抒放
,
宗白华先生说
:
汉末魏 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
,
社 会上最苦痛的时代
,
然而却是精神
史上 极 自由
、
极解放
、
最富于智慧
、
最浓 于热 情的时代
。
因此 也就是最 富有艺
术精神的一 个时 代
。
@
如果将何晏
、
王弼在正始年间(
24 0
一一2 4
9
)于学术义 理 上的突破视为一个时代的
开启的话
,
那么这 个 时代 人 的内在精神性取代外在行为节操
,
@
即艺术精神的确立
,
贝 味
是三 国后期的事情了
,
徐复观先生 说
:
所以竹林名士
,
实为开启魏 晋时代的 艺术自觉的关健人物
。
由此
,
三国服饰为时代精神所包容
,
它的简繁取舍
,
形制变革
,
也 就有了它应有的
时代气息
,
为一个艺术时代的到来做了铺陈
。
注释
:
《
后汉书
·
舆服志
》
《
礼记
》
卷二十九
《
玉藻
》
第 十三
。
详见
《三国志
·
文帝纪
》
注引
《
魏书
》
。
《
三国志
·
周 瑜传
》
注引
《
江表传
》
《
三国志
·
杨阜传
》
《
三国志
·
管宁传
》
参看
《世说新 语
·
轻低
》
《释名
·
释衣 服
》
参看
《
释名 疏证补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4
)
,
2 5
3页
《
世说新语
·
夙惠
》
关于 五行学说
,
详见顾领刚先生
《
五德始终 说下 的政 治和历史
》
,
《
古 史辨
》
第五册下编
,
上梅古籍出版
让
(
1 952
)
@
《
释名
·
释 衣服
》
引自《初学记
》
卷二十 六
《艺文类聚》卷六十七
《三
国志
·
高柔传
》
《
晋书
·
傅玄传》
《
太平御览
》七一七
同上 八 一 九
同上 六 九七
《三国志
·
文帝纪
》
注引
《
魏书
》
@
《
三国志
·
明帝纪
》
注引
《魏书》
@
《
艺境
》
,
12e页
,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957
)
参看李泽厚
《美的 历 程》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 98 4
)
@
《
中国艺术精神
》
,
1 29页
,
春风文艺 出版社 (
198了)
作者单位
:
山东大学历史 系研 完生
责任编辑
:
叶涛
9 7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