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从《三国演义》说起──谈古装历史剧配乐的写法
(0 次评价)6514 人阅读0 次下载
· 《人民音乐》1 9 95 - 年第1 2期 · 总第36 2期 · 古 装历史剧配乐的写法 , 本也是没有一定 之规的 。 作为大众娱乐片处理 , 可以使 口文 /王 宪 谈古剧装史历配乐的写法 从三国演义欲起 用流行音乐风格的写法 , 也可作为艺术片处理 , 使用古典音乐风格的写法 。 在我们中国 , 古典 音乐写法又可以分为 : 纯民族管弦乐写法 , . 纯 西洋管弦乐写法 , 民族乐器与西洋的管弦乐队 混合的写法 。 同时还可以分出 : 五声性的写法 , 功能和声性的写法以及各种现代手法 、 个人风 格 、 不同流派 。 说白了就是 , 只要你认为最合 适的(并且是和剧情需要相吻合的) , 那么无论 什么 写法都是可以使用的 。 我想 , 上面这段文字过后 , 下面我再说些 什么 , 也就没有指导他人如何写古装戏配乐的 嫌疑了 。 自从为电视连续剧《末代皇帝》作 曲之后 , 我写 了很多的历史剧配乐 , 有电影《末代王朝》 、 · ( ( / \旗子弟》 、 《敦煌夜谭》 、 《一代妖 后》 、 《杨 贵 妃》 ; 有电视剧《同仁堂传奇》 、 《马江之战》 , 包 括《三国演义》 。 众多的历史剧配乐的创作 , 使 我在古装戏配乐的写法上 , 形成了一些自己的 见解和写作方法 。 如果我们用比较 简单的思维方法来考虑 , 只要是 “ 古装 ” 的 , 无论是什么朝代 , 当年可能 都无作曲技法可谈 。 由此也就产生了一种做法 , 一种简单 的做法 , 从一些 “古谱”里 找出一些曲 牌 、 段子 , 并根据 “ 古书 ”描 述 , 再造一个 “古代” 乐队 , 就完成了一次再现历史的辉煌的辉煌 。 然而我却认为 , 历史剧的配乐并不应该是 那么一个简单的思维 , 一种简单的做法 。 就让 我们从《三国演义》说起吧 。 一 、 古装历史剧配乐 的音乐风格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总导演王扶林 、 总 制片人任大惠先生 , 在谈到对《三国演义》音乐 的要求时提出 : 要找到历史与 今天的结合点 , 在观照历史剧传统审美习惯的同时 , 照顾今天 观念的欣赏要求 。 我认 为这是 对创作思维的一 个很高的要求 , 是音乐写法上的一个复杂的工 程 。 这即是人们常说的 “雅俗共 赏 ”, 可又不仅 仅是雅俗共赏 。 在音乐这个范畴里 , 雅一 一 通 常理解为古典音乐 、 戏曲歌剧 ; 俗 — 可 以理 解是指流行音乐 、 曲艺说唱 、 民间小调等 。 作 为音乐本身 , 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 我们要将 “雅、 俗 ” 同时引入到古装历史剧配乐之中 , 使 不同欣赏层的观众得到接受 , 都能欣赏 , 这就 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思维 , 也更不可能是一种简 单的做法所能解决的了 。 我认为 , 无论是再现 历史式的 , 还是历史再现式的 , 用简单的 “重复 历 史 ” 的力 、法来 为历史剧配乐 , 都是不可取的 , 是当代观众的欣赏要求所不需要的 。 1 . 神似 — 努力再现古人情感的风范 古装历史剧应尽量多地使用历史留给我们 的一切文化遗产 。 音乐 , 由于它的记录手段的 原因 , 历史遗留下来的就很少 , 在古装戏 、 历 史剧的配乐中 , 就更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 , 更 真实地再现历史 , 让今天的观众可以多层次地 、 立体地去了解历史 , 了解那个历史时期的风俗 民情和音乐 。 但要展示那个年代人的情感 , 以 及人物的命运 , 并使观众能够理解 , 能够接受 , 音乐所使用的语言 , 又不能是简单的 , 又要是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8-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00:02 , Processed in 0.3652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