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失街亭》浅析
(0 次评价)6243 人阅读0 次下载
衬托出诸葛亮法家 军事路线 的正 确 。 赵云 、 邓 芝这一支部队 , 原是诸葛亮安 排作为疑兵来牵制魏兵的 。 街亭既失 , 他们 也只得回去 。 但是 , 在回军路上 , 赵云却能 运用诸葛亮的军事思想 , 把部队处置得有正 有奇 , 有真有疑 , 使魏兵惊疑不明 。 而且赵 云还以自己的英勇善战 , 斩苏顺 , 阻郭准 , 慑万政 , 终于摆脱魏兵的尾追 , 全师而还 。 赵云 的战斗部署 , 跟诸葛亮的 “兵 以奇胜 、 制敌以智 ” 的特点是完全一致的 。 他的智勇 双全 的用兵特征 , 以及 回汉中后拒绝诸葛亮 的奖赏 , 都从正面 烘托了诸葛亮 , 使得两者 相得益彰 。 至于王平的谨慎 、 诚恳 、 忠于诸葛亮的 嘱咐,魏延的好功喜大,高翔的斗志 昂扬 ; 等等 , 作者着墨不多 , 却也能显示他们的性 格特征 。 四 本文是 作者 在历史真实的 基础上加工写 成的 。 二十多个出场人物 , 跃然纸上 , 深刻 地表现了两条军事路线斗争这一主要矛盾 。 在艺术手法 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结构严镬 , 层次清楚 。 本文是按照街亭 战役 的发展过程 , 按街亭失守 、 空城施计 、 战后处理三部分组成全文 , 它们既 是有机整 体 , 每一部分又能成为独立部分 。 这样的结 构安排 , 能够比较醒目地表现诸葛亮和 马菠 两条军事路线的斗争和结 果 。 通过 个性化的语言和 行动揭 示 人 物性 格 。 以塑造马表形象为例 , 当诸葛亮 向他 讲 明守 街亭的重要性时 , 他说 “某 自幼熟读兵 书 , 颇知兵法 , 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 这 一句 话就比较形象地表现了他妄自尊大的性格 , 到了街亭 , 他又讥笑诸葛亮 “ 多心 ” , 拒绝 王平劝告 , 错误地把军队驻扎在山上 , 并认 为是 “凭高视下, 势如劈竹 ”,“ 置 之死地而 后生 ” , 就在司 马鳃察看地形时 , 他还大笑 司马戴 “彼若 有命, 不来围山 ” 。 通过马视 的这些语 言和行动 , 我们就清晰 地看到他自 高自大 , 纸上谈兵 , 主观臆测 , 拒不纳谏 的 性格 。 用对比烘托的手法来刻划人物形象 , 表 现主题 。 木文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来刻 划人 物形象是比较多的 。 例如 , 在街亭战役中 , 把诸葛亮和 马恶进行对比 , 可以看出马盏的 盲目轻敌 , 主观自恃的性格;在 战 后处理 中 , 又将赵云和 马菠作了对比 , 说明执行不 同的军事路线 , 就有不同的结果 。 《三 国演义》是 在长期群众创作基础上经 过作家加工 的第一部章回小说 。 它取材于东 汉末年和 三国 时期的历史 。 其思想内容中 , 有宣扬封建正统观念和尊儒反法的倾向 。 例 如就本文能看到的 , 借助诸葛亮 的嘴 , 把 刘备说成是 “圣 君 ” , 而把刘备和诸葛亮的 关系 , 说成是 “圣君” 和 “ 贤相 ” 的关系 , 从而宣 扬了封建主义的 “忠” 的 思想 , 在一 定程度 上削弱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的光辉形 象 。 不过 , 在 作品中描写诸葛亮从事的斗争 中 , 也反映出了历史上作为法家人物 的诸葛 亮的木来面 目 , 这是必须肯定的 。 今天 , 我们学习 《失 街亭》有很大的现 实意义 。 历史上 的马表 , 盲目轻敌 、 狂妄自 大 , 违背诸葛亮正确的军事部署 , 造成了街 亭战役的失败 。 叛 徒 、 卖闰贼林彪的所做所 尔 很有相 似之处 。 他以 “天才军事家” 、 “常胜将 军 ” 自诩 , 认 为自己的 “脑袋特 别 灵 ” , 在解放战争时期 , 畏敌如虎 , 逃避 战略决战 , 经常徘徊不前 , 贻误 战机 , 直接 对抗毛 主席的一 系列关于 战略决 战的指示 , 破坏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 , 搞他的一套唯 心论机械论的 战术原则 。 由于 毛主席的英明 领导 , 才终于 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 我们要 进一 步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军事著作和军事思 想 , 深入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 军事路线 , 把 批林批孔的斗争进行到底 。 , 吕 - 8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8-0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2 23:45 , Processed in 1.53701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