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钩沉
“
如灵兵
”
未详
。
今疑
“
如灵
”
是说明上文 的
,
“
兵
”
字及其
上下说不定有
一
讹脱
。
七十 二#出大果
,
大如梨
。
同上#
“
如梨
”
二字
,
文义已足
,
《后汉书
·
东夷传》没有
“
大
”
字
,
可以参考《齐民要术
·
种栗#引魏志》云
&
“
有东夷韩国出大
栗
,
状如梨
。”
这样看来
,
“
大
”
字或许是
“
状
”
的残讹
。
七十三#南至邪马 台国
,
女王之所都
,
水行十日
,
陆行一 月
。
同上 %页#
梁书#卷五四作
“
一月日
”
,
可据以校 补
“
日
”
字说见
三 国志校沽#
。
七十四 #遣塞曹橡史张政等因贵诏 书
、
黄幢
,
拜假难升米 为檄
喻告之
。
同上 %
一
% 页#
卢弼引陈景云说
&
“
塞疑作奏
。 ”
其实
,“
奏曹
”
的名称反而
可怪
。
从 出土文献来看
,
曹全碑的碑阴
、
居延 汉简以及和林格尔
东南新店子的 东汉 壁画墓题记里有
“
塞曹
”,
可 见这一官名是汉
代就有的
。
明代李言恭
、
郝杰编撰 的 日本考#卷二
“
朝贡
”
条
作
“
塞晋椽史
”,
其 中
“
晋
”
是
“
曹
”
的误字
,
但
“
塞
”
字不误
。
七十五#从膝以上身头
,
人也
。
同上
,
注引魏 略西戎传 5 !
页#
卢弼说
&
“
《文献通考
·
四裔门#引 《魏略#
‘
身
’
下有
‘
至
’
字
。 ”
由此 上溯
,
《 通典#卷一九三也作
“
身至头
”,
似宜据 补
“
至
”
字
。
待续#
一3九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