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期刘子敏
:
《三国志
·
夫徐传》中的错简问题探讨
59
明确文章的层次及其各层所记载的历史内容
,
我们试作下面的具体分析
.
’
`
第一层(自
“夫徐本属玄冤”
至
“妻以宗女, ’ )
是写汉末夫徐国与公孙度政权的关系
。
“
夫徐本属玄冤
”
乃
指汉末以前的事情
,
此处的
“玄冤”
当指第二玄芜郡和第三玄冤郡
.
第二玄冤郡置于西汉昭帝元凤六年
,
其
辖区是取之于原辽东郡长城以外的领域
,
②亦即《三国志
。
高句丽传》所云高句丽活动区
,
此时玄冤郡已再次
乔迁于辽东郡地区
,
即为第三玄览郡
。
汉朝虽未把夫徐国纳入郡县版图
,
但将有关事务交给玄冤郡进行处理
当为既定政策`《后汉书
、
夫徐传》中有如下记载
:
建武中
;
东夷诸国皆来献见
。
二十五年
,
夫份王遣使奉贡
,
光武厚答报之
,
于是使命岁通
。
至
安帝永初 五年
,
夫馆王始将步骑七八千人寇钞乐浪
,
杀伤吏民
,
后复归附
。
永宁元 年
,
乃遣嗣子
尉仇台诣阔贡献
,
天子踢尉仇台印缓金彩
。
顺帝永和元 年
,
其王来朝京师
,
帝作黄门鼓吹
、
角抵
戏以遣之
。
担帝延熹四年
,
遣使朝 贫贡献
。
永康元年
,
王夫台将二万探人寇玄芜
,
玄范太 宁公孙
域击破之
,
新首千徐级
。
至 灵帝熹平三年
,
复奉章贡献
。
夫徐本属玄芜
,
献帝时
,
其王求属辽东
云
。
-
一
-
上述记载除
“
寇钞乐浪
”
疑为
“
寇钞玄冤
”
之误而外
,
史料基本是可靠的
。
一
明学
、
中澎二同志根据
《太平寰
宇记》
“至汉末,
公孙度雄张海东
,
威月砂卜夷
。
其王始死
,
子尉仇台立
,
更属辽东
”
的记载
,
认为
“始”
字不
作副词用而是夫徐国王之名
,
即尉仇台的父亲
。
笔者认为
,
这种解释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
因为明学
、
中澎同
志说过
,“夫余在汉末更属辽
东时
,
其当事人并非尉仇台
”,
而应是范书
《夫徐传》中的
“王夫台”,
而这里又
肯定了
《太平寰宇记》关于
“公孙度雄张海东”
时
“
尉仇台立
,
更属辽东
”
的说法
,
岂不自相矛盾?
《太平寰
宇记》成书于宋代
,
但关于汉魏夫徐历史的记载当取材于
《后汉书》与《三国志》
,
其云
“王始死,
子尉仇台
立
”
当为
“王死,
子尉仇台始立
”
的错简形式
,
这恰好与尉仇台长期以来仅是夫徐王之子相照应
。
从前面引述的
《后汉书
·
夫徐传》的有关记载来看
,
安帝水初五年
(公元In
年)将兵寇钞乐浪
(当为
“玄冤”
之误)的夫徐王也就是永康元年
(公元1 67年)率军寇玄芜的夫余王夫台
。
我们假设永初五年的失合
年方三十岁左右
,
那么到公孙度担任辽东太守的中平元年(公元
18 4 年)已是一百余岁,
而尉仇台于永宁元
年
(公元
1 2
0年)以太子的身份前往洛阳朝见夭子如果是二十岁左右
,
那么到中平元年也已八十余岁
。
人活
百岁虽属罕见
,
但古今中外亦皆有之
,
而八十余岁始继王位
,
也并非奇怪之事
。
我们从《后汉书
·
夫徐传》的
记载看
,
尉仇台于其父在位其间在国内已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
夫台晚年虽未逊位
,
但国家大事多为其子尉仇
台所操持
,
亦当是不言而喻的
。
至于八十多岁的尉仇台尚娶公孙度之宗女为妻
,
看似荒唐
,
但这是一种政治
手段
,
不能以常理衡量
,
况且
,
古代皇帝的三宫六院
、
国王的多妻多妾
,
是不以岁数为尺度的
。
、
第二层
(自
“旧
夫徐俗
”
至
“尉仇台死,
简位居立, ’ )是写位居登上王位之前在国中的地位及被推为国王
的情况
。
文章首先追述了勺日夫徐, ,的习俗
,
这是写位居被推选为国王之前不可缺少的一笔
,
它一方面说明
夫徐国王的世袭制在当时尚不够巩固
,
那种原始的军事民主制的残余还未被彻底废除
,
一方面为位居被推选
而为国王的记述揭示原因和背景
.
陈寿说
“牛加 兄子名位
居
”,
说明位居并非尉仇台之子
,
“大使”
是官名
,
职
位当是一人之下
,
万人之上
,
乃夫徐王国之重臣
,
由于他
“轻财善施”,
故而
“国人附之”,
在尉仇台死后
,
他便被推选为夫徐国国王
。
所谓
“尉仇台死,
简位居立
”
即是说前任国王尉仇台死后
,
国人推选位居就任国
王之职
,
此
“简”
字
,
当作推选讲
。
若将
“
简位居
”
视为人名
,
与上下文义皆不符合
。
一明学和
中澎二同志将
“尉仇台”
之
“尉”
与
“
简位居
”
之
“简”
都视为
“尊称”,
恐是杜撰
。
“尉仇台”
是音译名
,
是多音节的单纯
词
,
把
“尉”
说成是官名
,
亦乃想 当然之说
,
并无可靠之根据
。
·
现在我们要考察一下尉仇台之死与位居之立的年代间题
。
明学
、
中澎二同志认为位居的即位时间
“是在
、
公元三世纪的四十年代
,
亦即魏齐王芳时
”
,
乃是由于没弄通原文所致
,
实际是不可取的
。
齐王曹芳的在位
时间是公元
24 0
年至
25 4
年
.
明学
、
中澎对后汉至曹魏时期夫徐主系的排列是
“
夫徐王始一尉仇台一王夫台
一简位居一麻余- 依虑
”,
如果按照这种排列理解
,
位居的前任国王当是夫台
,
而夫台在公元1 6
7年曾
“将二
万徐人寇玄冤
”,
当时夫台若仅二十岁
,
那么到曹芳正始元年时已是九十余岁
;
若再按照明学
、
中澎同志关
于位居的继位是
“在杀掉季父父子之后”
(他们认为这一事件是发生在母丘俭征高句丽的公元24 4
年)的时间
一
、
去理解
,
夫台也已百岁左右了
。
但正如笔者前面所述
,
岁数问题并不是关键之事
,
而问题是位居的前任国王
不是夫台而是尉仇台
。
尉仇台之死年即位居之立年
。
如前所述
,
位居之立当与彼时
“水旱不调,
五谷不熟
”
的
背景有关
。
据
《后汉书
·
五行志》载
,
“献帝初平四
年(公元
3年)
六月
,
寒风如冬时
”;
又据《三国史记
1 9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