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隆中对》简析
(0 次评价)3397 人阅读0 次下载
的胜利 , 击败了袁绍 , 基本上统一了黄河流域 。 荆州 的刘表 和益州 的刘璋 , 昏庸无能 , 不能 自保 。 这时能和曹操抗衡的力量 , 只有占据江东的孙权和颇具声 望的刘备 。 孙权的父亲 孙 坚 , 原是袁术系统的大将 。 孙坚死后 , 其 子孙策率兵至江东 , 创立孙 氏政权 。 孙策死 , 其弟 孙权继位 。 这时孙氏统治 “ 已经三世 , , , 基 业空前巩 固 。 刘备是汉朝皇帝的同族 , 在豪弧混 斗 中养成了很大的声望 , 虽有精兵一万 , 但无立足 之地 , 竞被曹操迫逐 , 逃到荆州 , 依附刘 表 。 诸葛亮为刘备所制定的隆中决策 , 就是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提出的 。 在这个决策的指引 下 , 刘备与孙权结成同盟 , 公元二O八年大破曹军哥 ; 赤壁 , 为三国分立奠定了基础 。 赤壁战 后 , 刘备获得荆州部分地区 , 又 于公元二一四年取得益州 , 后来建国称为蜀汉 。 魏 、 蜀 、 吴 三国 , 各在自己的领土内 , 削平地方割据势力 , 巩固内部的统一 。 就整个社 会 发展趋势来 说 , 三国分立 只是恢复全国统一的一个步嵘 , 在历史上各有其积极作用 。 我们也应该 从这个 角度 , 来评价木文的历史意义 。 〔 分析〕本文虽是节选 , 但具有相对的完整性 。 第一自然段 , 概括介绍诸葛亮隐居待时 , 以管 、 乐自许的政治抱负 。 诸葛亮隐迹隆中 , 躬耕陇亩 , 但 又 “ 自比于管仲 、 乐毅 ”; 这表 明他并不是真心避世 , 而对汉末的政治斗争非 常关心 , 希望有所作为 。 他怀有 自己的政治抱负 , 深信自己的文武才能 , 希望能象齐闰国相 管仲那样来辅佐当今的霸主 “一匡天下” , 能像燕国名将乐毅那样率领大兵击败强敌 。 然而 他的抱负和才千 ,“时人莫 之许也 ”, 只有几个知己朋友才理解他 , 因而高吟隆巾 , 等待时机 。 第二自然段写徐庶 荐诸葛 , 从侧面赞扬孔 明是当代的俊杰 。 在徐庶的心目中 , “诸葛孔 明者 , 卧龙也 ”, 认为孔明是一 位隐居待时而必将叱咤风云的非凡人物 , 所以把他推荐给刘 备 。 刘备对徐庶非常器重 , 并且一向 “思 贤若渴 ” , 但对 “卧龙” 之誉尚不理解 , 对诸葛亮 的才干 还不够重视 , 所以只是 分咐徐庶 : “君与俱来 。 ” 徐庶当即寸净伙 :“此人 可就见 , 不 可屈致 。 ” 文章借此 从侧面说明 : 诸葛亮不是一个干 禄的 庸 戈 , 而是一位矜持 自垂 、 不同寻 常的封建社会的政治家 。 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部分 。 文章紧承上文 , 先写刘备 “ 枉驾 ”“诣 亮 , 凡 三往 , 乃 见 。 ” 这几句概述 , 既月 】以显示刘备求贤心切 , 又以之照应 上文 , 从 正而揭 示诸葛亮 “不可 屈致 ” 的高洁风格 。 在这个基 础上 , 文章引向中心部分 , 详述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 以显示他 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 从而说明诸葛亮高瞻远 瞩 , 雄才大略 , 果然名非虚传 , 的确有竹 、 乐之 才 , 不愧有 “卧龙” 之誉 。 至此 , 文章对诸葛亮的推崇达到顶点 , 诸葛亮初出草庐的形象也 勾勒得相 当完整 了 。 诸葛亮的对策是本文的中心 , 它是针对刘备的问计而作出的回答 。 刘备在当时 , 因客观 形势同他的主 观愿望发生了矛盾 , 而难以排解 。 “汉 室倾颓, 奸臣窃命 , 主上蒙尘 ” , 政局 极端混乱 , 这是当时的客观形势 。 而刘备本人 “ 欲信大义于天下 ” , 本想借兴复汉 室 之名 , 而逞个人争夺天下之志 , 这是他的主 观愿望 。 然而力不从心 , 刘备竟因 “ 智术短浅 , 遂月l猖 撅 ” ; 客观 的现实 同主 观的愿望 , 背道而驰 , 因而失败 。 但是刘备 “ 志犹未已 ” , 因而问计 于孔明 。 诸葛亮回答了刘备的问题 。 他纵论天下形势 , 从政治 、 经济 、 军事等方仙对当时 的一些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魏武帝
于 2017-07-26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0 23:09 , Processed in 0.44165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