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徐庶(单福), 刘备最早的谋士之一, 后被操用计
骗入曹营, 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 没为操设一计谋。 他头
脑清醒, 深谋远虑, 在忠孝不得两全时, 离开刘备。 临走
时极力推荐诸葛亮, 使刘备集团得以发展壮大。 他曾连
用两计破曹军、 破“ 八门金锁阵” 等, 他具有设伏料敌, 破
阵取城之能。
3. 诸葛亮
诸葛亮是刘备最得力的谋士。 他为刘备事业忠心耿
耿,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徐庶曾将自己与他相比是“ 譬
犹驽马并麒麟, 寒鸦配鸾凤耳。 ” 出山之前就为刘备定下
了重大政治战略, 即“ 隆中对” 。 他的计谋在三气周瑜、 六
出祁山、 七擒孟获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可以说是《 演义》
中第一大智大慧之人, 没有诸葛亮的出谋划策、 运筹帏
幄, 就没有刘备的立国称帝之大业, 他是演义中计谋最
多, 并且涉及面最广的谋略家。
4. 庞统、 姜维、 法正
庞统, 道号“ 凤雏先生” , 由于相貌丑陋, 两次不被孙
权、 刘备重用。 后刘备用他, 为备出过“ 连环计” 、 “ 逆取顺
守” 之计。 战死雒城。 姜维是蜀国后期重要的军事谋略
家。 曾用诈降计杀费维, 用离间计使邓艾、 钟会互忌互
杀。 诸葛亮死时, 将军权委托姜维, 并授以兵法及计谋。
如“ 连驽” 之法, 他如果不是因心痛病突发而自刎, 也许
还有作为。 法正, 两次劝备取益州, 在夺地进军方面出过
好计谋, 如“ 反客为主” 、 “ 以逸代劳” 之计, 死因不明。
除此以外, 刘氏集团还有一些谋士, 如原刘璋部下
的黄权、 刘巴、 李恢、 彭等等。 蜀后期的重要谋士蒋琬、
费, 两人皆是诸葛亮临终时所荐继承人。 费为人谦
和, 善于应对, 曾出使东吴。 为辅助后主作出了一定的
贡献。 蒋琬, 原为荆襄名士, 在政治上有一定的能力, 曾
以全家性命保杨仪, 官至丞相。
( 三)孙氏集团的谋士
孙氏集团的谋士是以周瑜为主并联而出的, 这种网
状关系是较为稳固而团结的。 他们为东吴的稳固尽心尽
责。
周瑜
周瑜, 他终身为孙氏家族忠心不二。 他为东吴推荐
了三个重要谋士, 张、 张昭、 鲁肃。 在赤壁之战中曾设
计骗蒋干, 后又用美人计谋刘备, 却丢了夫人又折兵。 用
“ 假途灭虢” 之计而大败。 本来周瑜是一个很有计谋多才
多艺的军事家, 但心胸狭窄, 最后因杀亮不成, 箭疮复
裂, 怒气交加而死。
2. 鲁肃、 张、 张昭
鲁肃“ 胸怀韬略, 腹隐机谋” , 所出计谋多为政治
大略, 及外交谋略, 是一个大智若愚之人。 为孙权所定的
政治谋略与亮的“ 隆中对” 同出一辙。 毛宗岗先生说他
“ 识见不在孔明之下”, 是一个能屈能伸, 忍辱负重的
外交家, 深得孙权的信任和器重。 张计谋不多, 为权荐
顾雍, 死时劝权居秣陵。 张昭, 有一定的谋略, 属于全身
顾家之人, 在赤壁之战中是主降派的代表, 曾献计夺阿
斗, 献离间计取荆州, 用骨肉计要荆州, 劝权称帝等等,
其计谋多为政治谋略。
3. 顾雍、 诸葛瑾、 陆逊
顾雍是孙权的重要谋士之一, 曾出反间计离间曹、
刘关系。 在用兵上也出过计谋, 不多。 结局不详。 诸葛瑾,
诸葛亮的哥哥, 权对他深信不疑, 他的功劳主要在外交
上。 陆逊, 孙策之婿, 他具有文武韬略之才能。 如取荆杀
关羽, 彝陵大战败刘备等, 是东吴继周瑜鲁肃之后最重
要的军事家、 谋略家。
东吴后期还有步骘、 诸葛恪, 前期的吕蒙, 舌辩智士
虞翻、 赵咨等, 都是重要的谋士。 由于周瑜、 陆逊是孙家
的亲戚, 而孙氏集团的谋士骨干又是由周举荐出来的,
所以, 谋士与集团首领之间的关系非亲即友, 那当然就
会为此集团尽心尽责。
( 四)董卓、 李催、 袁绍、 刘表、 吕布的谋士
董卓的主要谋士李儒是《 演义》 中最先以谋士身份
出现的, 他是董卓之女婿, 为卓出过许多重要的政治、 军
事谋略。 如劝卓擢用名流, 以收人望, 因此孝蔡邕。 劝卓
挟天子迁都长安, 捉拿洛阳富户, 取其巨资。 劝卓放弃貂
蝉, 这些都具有政治眼光。 但此人较为残忍, 曾亲手杀少
帝、 太后。 他最后与卓一起被杀。
李催的谋士贾羽是《 演义》 中重要的谋士之一。 先事
拜、 后从张绣, 再从曹操父子。 此人有一定的政治眼光
和军事谋略。
袁绍的谋士本来很多, 但不被绍所用。 如荀、 郭
嘉、 田丰、 许攸、 诅授等等, 都是一代名士, 但由于不被重
用, 不是弃袁投曹, 就是忠君致死, 而能留下来为他筹谋
88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0卷
1.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