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贵族也
。
宋国故城在今河南商邱县城南
。
周初
,
憔称焦邑
,
均古商毫都之地
。
然宋
、
焦相距仅百里
,
从地理关系推断
,
华佗是宋华氏后裔
,
当可认定
。
华佗不仅前有始祖
,
且今有后人
。
在今毫县城南
、城
北有华姓氏族的村庄数处
。
城北
小华庄人 自言是华佗后裔
,
并还流传着华佗生活轶事
;
至于华佗故居
,
因年代久远
,
遗
迹无存
。
近年
,
笔者经过实地调查
,
在城南赵桥乡张门楼村发现了汉代华庄遗址
,
当地
群众称之为华庄涸
,
附近有华云庙
,
就是元末反徐州的华云
。
古时这里是华 姓的聚 居
地
,
后来多流散迁徙
。
华庄涸长二里多
,
上面遗存有汉代陶片(附照片)
。
在华庄烟北
二里多有一条清水河
,
于河南岸同时还发现一处西周至秦汉时期遗址
,
与华庄烟南北
呼应
,
显然
,
两者不是孤立存在的
,
而是有继承关系的
.
对于清水河
,
记得前年在许昌
采访时
,
搜 集到一个其与华佗有关的民间传说
,
即华佗临死前对狱吏说
:
“我
一 世 清
白
,
死后把我葬于清水河边
”
。
此语显然双关
,
一为表白个人的清白
,
二是盼望死后埋
葬故里
。
不然
,
清水河
、
华庄姻
、
华佗遗言
,
三者何以如此巧合!可惜当时许人未解其
意
,
将华佗 埋葬在了许东清得河边
。
当然
,
如上所言
,
笔者并非将华庄姻己视为华佗故
居之地
。
在此提出只是 作为一条重要线索
,
确实与否还有待进一步考查
。
不过
,
应该承
认华庄遗址的存在
,
证明汉代谁城是有华姓氏族聚族而居的事实
,
从而证明华佗谁人之
说的可靠性
。
因此
,
华佗波斯
、
印度人论者可以休矣二
二
、
生卒之年
关于华佗生卒之年
、
享年岁数
,
众说纷纭
。
唐应光先生在《中国古代医学家 的故
事》一书中说华佗生于公元1 4
5年
,
即汉永嘉元年
;
卒于公元2 0
8年
,
即建安十三年
;
享
年6 3岁
。
李延沛等编修《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一书记载华佗生于公元1 4
2年
,
即汉
安元年
;
卒于20 3 年
,
即建安八年
;
享年6 1岁
。
其他各书所记其生卒之年也各有异
,
故为二疑
。
华佗出生芥民
,
伟业谢世
,
生期虽无见载
,
卒年却有史可 考
。
《魏书
·
邓 哀王冲
传》记曹冲
:“建安
十三年疾病
,
太祖亲为请命
。
及亡
,
哀甚
。
”
《魏书
·
华佗传》又
说
:“及后,
仓舒病困
,
太祖叹日
:‘吾
悔杀华佗
,
令此儿强死也
,”
。
邓哀王
,
名
冲
,
字仓舒
,
曹操幼子
。
年小聪慧
,
最为操宠
。
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病亡
,
操追
忆已死而悔之
。
”“及
后
”二
字充分说明华佗死于仓舒之前
,
故华佗卒于公元
20 8
年之说
是不 对的
。
《华佗传》又载
:
“广陵
(即扬州)太守陈登得病
,
胸中烦慰
,
所苦便
愈
。
佗曰
‘此
病后三期当发
,
遇 良医乃可济就
,
。
依期果发动
,
时佗不在
,
如言而死
。
”
陈登
,
字元龙
,
沛相陈挂之子
。
二十五举孝廉
,
事陶谦为典农校尉
,
挂使登诣曹
,
拜广
陵太守
,
颇有威名
,
助曹擒吕布有功
,
拜伏波将军
,
有吞灭江南之 志
。
孙策遣军攻登于
匡琦城
,
被斩虏万数
。
孙权又寻复大军向登
,
登遣陈矫求救于操
,
又败权
,
斩首万级
,
后迁为东城(定远东南)太守
。
据考登为典农校尉正值初平元年(公 元
19 0
)董卓之
乱
,
时登二十八岁
。
登诣操受广陵太守时在建安二年(公 元
197
)夏五月
,
时登三
十五岁
。
操攻吕布时在建安三年(公元19
8
)冬十月@
,
诛吕布在岁末
,
时登三十六
岁
。
登与孙策战于建安五年(公元20 0
)正月
,
时登三十八岁
。孙
策于建安五年四月
Q
10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