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当文学名著遭遇电子游戏——以《三国演义》为例
(0 次评价)2589 人阅读0 次下载
年第期 MOVIE LITERATURE 电影 文学 读。“我们进入了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变成 了一系列图像。”海德格尔早在20世纪30年代预言的“图像时代” 目前已经成为了我们时代的特征。从漫画到影视到电子游戏,读图 的轻松助长了公众以图像来理解文学名著的偏好,尤其对于广大青少 年来说,文字阅读的障碍曾经让他们感到那些被称为文学名著的经 典文本如此遥远,但图像化的呈现马上就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电 子游戏的图像性内容抛弃了文字的中间媒介,直接诉诸人的视觉系 统,从而使人的视觉渴求无所阻碍地得以进行,以更直观、更有效 的表达恰好迎合了现代人的胃口。然而,电子游戏艺术的图像化语 言不可避免地将具有深义的文字叙述平面化和具体化,文字独特的 魅力及其所引发的丰富联想被刻板地僵固于特定的画面,使有深度 的艺术韵味变成了平面化的肤浅,剩下的只是具有感官刺激与商业 气息的空洞能指,由此消解了经典文本的深度意义与艺术灵韵,撤销 了文学名著原有的神圣光环。对于游戏者来说,读图的轻松会让人 不自觉地疏远了充满诗意的文字阅读,感性的、快感的、当下即时 的、无距离的读图体验使得游戏者无法像文字阅读那样能够反复地 吟咏和停下来沉思;片刻的、当下的快感使主体沉浸在以直观感受 为特征的表象激动中,消解了深层指涉的可能,无法体验文学名著 所蕴涵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其次,电子游戏借助影像链叙事,在时 空处理上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即其叙事的时间是破碎的,以瞬间 的方式处理,完整的情节被割裂成无数的当前,播撒于游戏各个角 落,由此带来的是叙事的虚化、碎片化。电子游戏艺术吸引接受者 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所具有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在借助影像链展开叙 事过程中,用来加长时间、增加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战斗、R PG 中支 线任务往往将叙事过程打断,如在《三国演义》衍生的游戏中,我 们可以发现武将总是其中的主角,练功和升级装备成为英雄必经的 过程,而PK 则是英雄得以完成的真正标志,这些并不服务于故事真 正需要的场景游离于主线,使得文本本身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不 断地被分割、切换、伸缩,以大话西游的方式幻形变化为无数的碎 片,被游戏策划精英们审美化地拼贴为最为流行的电子游戏作品, 文学名著文本就此彻底地被拆解了,最终成为碎片的拼贴。 尽管在许多电子游戏中一直在努力通过精美的画面再现历史(包 括幻想的历史)场景做得很成功,试图还原原著的风采,但实际上,当图 像化的呈现消解了文本的深度,影像链叙事使文学名著原本深度化的 文本成为碎片的拼贴,文学名著在电子游戏艺术中开始沉沦。 三、结 语 文学名著在电子游戏艺术虚拟空间沉浸性和互动性对接受者的 引诱下再度风行,为人们的自我实现以及主体意识的确立开辟了新 的可能,使得曾经的经典在今天养在深闺人围识的状态下进入了大 众艺术的视野。然而,文学名著自身在电子游戏艺术的影像链叙事 中却成为碎片的拼贴,被转化为物品的文学名著,以背景和语境的 碎片形态镶嵌在电子游戏的情节构造间,成为图像式的“无深度文 本”。由此,文学名著与电子游戏艺术的联姻在宛若再生的表面下 埋藏的却是文学名著真正的沉沦。 [参考文献] [1] 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 孙国兴编.海德格尔选集[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作者简介]陈美珍,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汪代明,西南民族大学 硕士生导师。 □杨桂霞(邢台学院,河北 邢台 054000) [摘 要]《贝奥武夫》是英国最早的史诗,史诗将神话传说与历史事件穿插在一起。诗中的英雄贝奥武夫集中体现了古日耳曼 人对于英雄的理想。与古希腊史诗中的英雄相比,贝奥武夫更具有作为个体的自信和作为社会人的责任感。从《荷马史诗》到 《贝奥武夫》,英雄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说明了人们评价英雄的标准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由单纯的以武力和骁勇论英雄 发展为更注重英雄的品德,这反映了人类由物质追求向精神追求的转变。 [关键词]贝奥武夫;格兰得尔;英雄主义精神 影片《加勒比海盗3》、《蜘蛛侠3》、《哈利·波特5》 等在短短的一年中运用电脑特技让观众见识了什么叫超乎想 象,观众的视觉、听觉和好奇心一次次地被磨炼。还有什么能 撼动我们那见多不怪的心?或许是《贝奥武夫》。 关于贝奥武夫的故事,好莱坞并不是第一次涉足。1999 年和2005年分别有一部相关电影问世。《战狼》、《格兰得 尔与战狼》以不同方式讲述了这位半人半神勇士的传奇。新版 《贝奥武夫》根据著名奇幻小说家尼尔盖蔓的同名小说改编, 主要讲述贝奥武夫杀死恶魔格兰得尔,并被其母报复的故事。 《贝奥武夫》是英国最早的史诗,也是欧洲中世纪早期最 完整、最优秀的史诗。它本是北欧地区流传的民间传说,大约 在公元6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移住英国时将其带入英国,公元8 世纪由一位英国基督教诗人最后写定。经过近千年的沉寂,第 一个古英语版本于1851年在丹麦问世。史诗将神话传说与历 史事件穿插在一起,反映了公元5至6世纪处于氏族社会的日耳 曼人的英雄精神和生活状况。诗中的英雄贝奥武夫集中体现了 古日耳曼人对于英雄的理想。 丹麦国王赫洛斯伽(Hr ot hga r )建造了一座大厅,取名 “鹿厅”( Heorot ) 。在那里他和手下武士们商量国家大事,举 行宴会,论功行赏,说唱作乐。他们的欢笑激怒了性情乖戾、 喜欢幽静孤独的怪物格兰得尔( Gr endel ) 。夜晚,格兰得尔来 到鹿厅,杀死并劫走了30名武士。此后的12年中,格兰得尔 不时来袭,破坏鹿厅,伤人害命,祸患无穷。居住在瑞典南部 的叶亚特人的国王许基拉克侄儿贝奥武夫是一个见义勇为、救 人危难、臂力超群的武士。听到赫洛斯伽国土上发生灾难,他 决心过海相助,为民除害。赫洛斯伽在鹿厅设宴款待这些来自 《贝奥武夫》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艺术学苑 120200812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0 23:12 , Processed in 0.41187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