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降妖除怪, 开始把关公拉进道家的教门, 以后的道
教信徒也都尊崇关羽了。
二、 关公祭祀
除被广泛崇拜外 , 关公还被广为祭祀。
1.官才 已
关羽被封建王朝官方祀 ,大约始于北宋徽宗宣和
年间。在此之前 , 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虽有“ 关公解池斩
妖” 的神话传说, 史籍里也有真宗皇帝派官到当阳玉泉
寺祭祀关羽的记载 , 但没有形成定制 , 祭祀也不规范。
《 宋史· 志五十八· 礼八》 记载:宣和五年( l 1 2 3 ) 关羽被加
封为“ 义勇武安王” 后 , “ 从祀于‘ 武成王庙 ” ’ , 这是 目前
见到的正史记载祭祀关羽的最早资料。‘ 武成王 ’ 是唐
肃宗李亨于上元年间( 76 0 一 76 1 )给春秋时期姜太公吕望
(字子牙)加的封号。此时, 关羽还是作为配角从祀于别
的主神。
明代, 将关羽由“ 从祀” 升级到“ 专祀” , 祀典也日益
隆重。《 关帝志· 祀典》 称:“ 明嘉靖年间(152 2 一1 5 66 ) , 定
京师祀典 , 每岁五月十三 日遇关帝生辰, 用牛一、 羊一、
猪一、 果品五、 帛一, 遣太常官行礼。四孟及岁暮, 遣官
祭, 国有大事则告。 凡祭, 先期题请遣官行礼。 ” 另据《 明
史· 志二十六 · 礼四》 记载 :“ 以四孟岁暮 , 应天府官祭 ,
五月十三 日, 环路南京太常寺祭。” 由此可知, 明代的京
师北京和应天府南京每年的四季之初 、岁暮除夕和五
月十三 日,皇帝都要派遣专司礼仪的太常寺官员前往
关庙祭祀关帝, 拜祭的礼品亦有严格定数, 不得违犯规
制。凡国有大事和朝廷有重要活动, 都要派官员到关庙
向关帝报告。进人清代 , 祭祀关帝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规格也更加提高。清世宗雍正三年(1 7 2 5 ), 京师增加春
秋二祭, 变原来的一年一大祭为三大祭。越一年, 由太
常寺奏定, 朝廷颁布祀仪如“ 中祀” 制, 五月十三日祭祀
用牛 、 羊 、 猪各一头, 果五盘 、 帛一匹;春秋二季的祀礼
同文庙(祭祀孔子)一样, 牛、 羊、 猪各一头, 豆类十种, 帛
一匹。规定“ 前殿大臣承祭, 后殿以太常长官承祭” 。
清代后期 ,祭祀关帝的典礼达到极盛。咸丰三年
(18 5 3 ) 将关帝正式列为“ 中祀” , 祭关要“ 行礼三跪九叩,
乐六奏, 舞八份, 如帝王庙仪” 。
2.民才 已
民间祭祀关羽的活动是随着统治者的倡导而逐渐
兴盛起来的, 大致与官方的祭祀始于同一时期。据清嘉
庆版《 关帝圣迹图志全集》 记载:“ 每岁四月八 日 传帝于
是 日受封, 远近男女, 皆刻击羊系, 伐鼓啸旗 , 徘优巫
现, 舞燕娱悦。秦、 晋、 燕、 齐、 汁、 卫之人肩毅击, 相与试
枪棒 、 校拳勇, 倾动半天下。” 这段简短的文字, 不仅记
述了民间祭祀关帝的时间、 所献礼品, 而且还实录了开
展祭祀活动的地域及祭祀形式 : 在传为关羽受封的这
天, 男女乡民杀羊宰猪, 击鼓吹箫 , 载歌载舞 , 前往关庙
祭拜; 各种戏剧艺人和专替人祈祷的巫师亦在关庙内
演出祷告;会武术的教师相互比试枪棒练习拳勇, 争相
献技。参加祭祀活动的人很多, 以至肩摩毅击 。而且这
种活动遍及山西、 陕西、 河北、 河南、 山东等地, 几乎占
了大半个中国。
“ 村村有武庙” ,可以说 ,这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后
期, 社会各界普遍祭拜关公的真实反映。不仅中国, 在
日本、 东南亚以及海外华侨中, 对关羽的膜拜之风也历
历不衰。
面对关羽“ 仰之如 日月, 敬之如神圣” , 祭祀庙宇遍
及海内外, 关庙无处不焚香的景观, 这种超国籍 、 超民
族、 超信仰 、 超时代 、 超汉文化圈的价值趋同现象, 是什
么使之如此呢?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芝加哥大
学人类学博士 Da v i d k j o 记a n (汉名焦大卫 )先生曾说过
一段很有意思的话 :“ 我茸敬你们的这一位大神,他应
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 义、 智、 勇直到现在仍有
意义, 仁就是爱心, 义就是信誉, 智就是文化, 勇就是不
怕困难。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们的关公一样, 我们的
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这位美 国学者的话是颇有见地 的。关公是一种文
化;关公更是一种精神。
三、 关羽所体现的道德精神
历史上的关羽虽不是一个光耀 日月的人 ,但其精
神已撼动人心, 民间亦有所敬仰、 崇拜。而《 三国演义》
在承继官方与民间传统的基础上 ,更升华了关羽这一
形象, 使之成为智勇忠信仁义的典范, 这又无疑对关羽
崇拜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一个文学形象, 他富
有特殊的气质和精神。从他的外表到内心, 无不闪烁着
与众不同的英雄气度。鲁迅先生在《 中国小说史略》 中
曾就《 三国演义》 的人物塑造说过:“ 至于写人, 亦颇有
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
妖;惟于关羽, 特多好语, 义勇之概, 时时如见矣。”
1. 仁 义盖天、 正气凛然
仁者, 爱人。关羽一出场便显出其仁义之风。他之
所以逃难江湖, 是因为仗义为民除害, 杀了倚势欺人的
豪霸。而仁的最高境界就是对国家、 民族的热爱, 就是
“ 报国” —关羽与刘 、张结义起事时立下誓言 :“ 上报
国家, 下安黎庶。” 在当时, 群雄并起, 天下纷争。“ 上报
国家”的具体内容就是匡扶汉室。他对于有心篡汉的
“ 贼臣” 义愤填膺 , 表现了对奸邪行为的不可容忍。“ 许
田围猎” 中关羽的表现便是生动的证明。第二十回写曹
操“ 引十万之众, 与天子猎于许田, 操与天子并马而行,
只争一马头” 。在射猎时—
转过土坡, 忽见荆棘 中赶出一只大鹿。帝连射三箭
不中, 顾谓操 曰:“ 卿射之。” 操就讨天子宝雕 弓、 金批
箭, 扣满一射, 正中鹿背, 倒于草中。群臣将校, 见了金
毗箭, 只道天子射中, 都踊跃向帝呼“ 万岁” 。曹操纵马
直出, 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玄德背后云
长大怒, 剔起卧蚕眉, 睁开丹凤眼, 提刀拍马便 出, 要斩
曹操。 玄德见了, 慌忙摇手送 目。 关公见兄如此, 便不敢
动。 玄德欠身向操称贺曰:“ 垂相神射, 世所罕及! ” 操笑
曰:“ 此天子洪福耳。” 乃 回马 向天子称贺, 竟不献还宝
雕弓, 就 自悬带。 围场 已罢, 宴于许田。 宴毕, 驾回许都。
众人各 自归歇。云长问玄德曰:“ 操贼欺君阁上, 我欲杀
之, 为国除害, 兄何止我? ” 玄德曰:“ ‘ 投鼠忌器’ 。操与
帝相离只一马头, 其心腹之人, 周回拥侍; 吾弟若逞一
时之一怒, 轻有举动, 倘事不成, 有伤天子, 罪反坐我等
13 1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