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曹操军事思想十题
(0 次评价)10272 人阅读0 次下载
212社会科 学战线 · 19 9 7 年 6 期 · 军事 学研究 十五旧 , 为汝破绍 , 不复劳汝矣 。 ” 建安十年攻袁谭 , 从早晨打到中午 , “公乃 自执俘鼓 , 士 气咸奋 , 应时破陷 ” (《三国志 · 魏书 · 武帝纪》注 引 《魏书) } ) ; 建安 二十一年治兵 征孙权 , 操 亲执金鼓以令进退 。 这都是激励士气之举 。 曹操改三 时不讲武而 为 “四时讲武” , 并于秋冬 择吉日大朝车骑 , 进行 “ 阅兵 ” 。 阅兵时 , 曹操亦亲执金鼓以令进退 , 指挥操练 ( 《通典 · 礼 三 十 六) ) ) 。 南向用兵之前 , 建安十三年作玄武 池以肄舟师 , 十四年军谁作轻舟以治水军等 , 都 是重视操练士卒的例证 。 《孙子》说 :“大吏怒 而不 服, 遇敌忍而自战 , 将不知其能 , 日崩 。” 曹操指出 ,“大吏, 小 将也 。 大将怒之而不 压服 , 忿而赴敌 , 不量轻重 , 则 必崩坏 。” 意谓小将患怒而 不服从于大将 之令 , 不考虑条件是否具备 ,“忿而赴 敌 ”。 曹操多次谈到 “将忿” 的害处 。 可见 , 他虽然也 有忿而用 兵之时 , 但就其思想来说 , 则主 张用兵者应该头脑冷静而不要感情用事的 。 《孙子》说 :“将弱不 严 , 教 道 不 明 , 吏卒无常 , 陈兵纵横 , 曰乱 。 ” 曹操深刻 地指出 , “为将若此 , 乱之道也 。 ” 这里讲的实是法度和军纪 问题 , 威令不 明 , 士卒则无常察 , 陈兵 没 有章法 , 士卒则无节制 , 怎么会不乱呢? 曹操把这一点用于实践 , 因而用兵特重军 纪 . 尤赞 陈兵肃整 不乱之将 。 《孙子》说 :“将不能料敌 , 以少合众 , 以弱击强 , 兵无选锋 , 曰北 。 ” 军败日北 。 曹操 认 为 ,“ 其势若此 , 必走之兵也 。” 重视料敌 , 不能以弱击强 , 都是前面讲过的 , 这里提到 “兵 无选锋 ” 的间题 。“选锋” 即择选勇敢之士以为先锋 。 曹操甚知 “先锋” 的重 要 , 所以他不仅 在此指 出没有好的先锋部队要败北 , 而且在实践中总是选用智勇之将为先锋 , 诸如使于禁将 二千人守延津以拒袁绍 , 以张部 、 张辽 “具为先锋” 征乌桓等 , 皆是 。 四 、 重赏明罚 曹操用众 , 赏罚必果 。 他甚知赏罚之 用 ,“ 明赏罚 , 虽用众 , 若使一 人也 ” (《孙子 · 九 地 篇》注) 。 这是把明赏罚提高到战略的高度 , 同能否指挥军队联系起来认识 。 《孙子》说 :“取敌之利者, 货也 。” (《作战篇》 ) 曹操第一个发其内涵 , 从 “货” 想到 “ 赏 ”, 指出 :“军无财, 士 不来 , 军无赏 , 士不往 。” 此注既出 , 遂为历代兵家共识 。 事实证 明 , 曹操确非袁绍者流所比 。 袁绍 “外 宽内忌 ”, 所任惟亲戚子弟 , 部属 虽功而惜与赏 。 曹操 主张赏不逾日 。 正如郭嘉等人所说 , 曹操 “与有功者无所吝, 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所 用 ” (《三国志 · 魏书 · 郭嘉传》注引 《傅子) ) ) 。 这 是当面说的话 , 因而 当有一 定事实根 据 。 曹操重视论功行赏 , 也 重视惩 过罚罪 。 具体表现如下 : l 、 “ 赏善不逾 日” 。 《孙子》说 :“ 夫战胜攻 取 , 而 不修其功者 , 凶 , 命曰费留 。 ” (《火攻 篇) ) )费 留 , 或释 “ 财 竭师老而 不得归 ”, 或释 “惜 费 ”, 或释 “ 坐守其利 ”, 惟曹操释为 “若 水之 留 , 不复 还 也 ”, 作滞留之义 。 并揭 示所谓 “ 不修其功者 ” 就是不及时行赏 , 因 而得 出 了 “ 赏不以时 ”, “ 赏善不逾日 ” 的观点 。 曹操把这种观点 贯彻到自己的事功中 。 官渡战前 , 钟辉抚定关中并 自关中送马至 . 曹操 立即致书大加褒扬 , 说 “所得送 马 , 甚应其 急 。 关右平定 , 朝廷无西顾之忧 , 足下之 勋也 。 昔 萧何镇守关中 , 足食成军 , 亦适当尔 。 ” (《三国志 · 魏书 , 钟锌传} )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6 00:27 , Processed in 1.27445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