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曹操军事思想十题
(0 次评价)9870 人阅读0 次下载
曹操军事思想十题2口 7 因作 “ 略解 ” 。 第二 , 《汉书 · 艺文志》著录 《吴孙子兵法》为八十二篇 , 图九卷 , 可见两汉 期间并没有 “ 十三篇 ” 行于世 。 第三 , 1972 年山东临沂县银雀山西汉墓发现 的 《孙子兵法》远 比现存十三篇为 多 , 可知者尚有《吴 问》 、 《四变》 、 《黄帝伐赤帝》 、 《见吴 王》等等 。 现存 《孙子兵 法》得以保存和 流传 , 正说明操之 “略解” 整 理的十三篇得其精要 , 从而使其为人所 重 , 为兵家所本 。 唐人杜牧说 :“ 孙武书数十万 言 , 魏武削其繁 剩 , 笔其精粹 成 此 书 。” 为 《孙子》作注者十一家 , 杜牧是其一 , 由他作 此断语 , 定非 虚言 。 现在仅就曹操对 《孙子兵法》的注释(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8 年版 《十一家注 孙子》为 本) 、 现存曹操全部军事性著作 (以清人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和中华书 局1974 年版 《曹操 集》为本) , 以 及他的重大军事实践 , 述论他的军事思想 。 恃武 者灭 , 恃文者亡 曹操在 《孙子序》这篇不长的文字里 , 明确地讲述了 自己对于战争的历史作用的基本认 识和对孙武其人及其兵 法的推崇 。 他说 : 操闻上古有孤夫之利 , 《论语》曰 “ 足兵 ”, 《尚书》八政曰 “ 师 ”, 《易》曰 “师 贞文 人吉 ” , 《诗》曰 “ 王赫斯怒 , 爱 整其旅 ” , 黄帝 、 汤 、 式咸用 干戚以济世也 。 《司马法》曰 : “人 故 杀人 , 杀之可也 。” (现存《司马法》此句作 “ 是故杀人安人 , 杀之可也 ”) 恃武者 灭 , 恃文者亡 , 夫 差 、 惬王是也 。 圣人之用共 , 载而时动 , 不得已而用之 。 吾观兵书战 策多类 , 孙武所著深类 。 孙子者 , 齐人也 , 名武 , 为吴王阂间作《兵法》一十 三篇 , 试 之妇人 , 卒以为将 , 西破强楚入郑 , 北威齐 晋 。 后百岁余有孙殡 , 是武之后也 。 审计重 举 , 明画深图 , 不 可相诬 。 而但世 人未之深亮训说 , 况文烦 富 , 行于世 者 , 失其旨要 , 故 撰 为略解焉 。 在这里 , 曹操辩证地提出了 “恃武者灭, 恃文者亡 ” 的甚 具哲理的观 点 。 他认为 , 只是 依靠战争而不恤民 、 不讲仁义是要亡 国的 ; 反 之 , 只是依靠讲仁义说道德 , 而不作战争的准 备 , 也是 要亡 国的 。 可以看出 ,“侍 武者灭 , 恃文者亡 ” 这八 个字 , 集中体现 了曹操的战争历史观 。 曹操从以 下 几个方 面来阐释这一观点 : 第一 , 他从 历史典籍以及古 之圣者的言行 中撷 取根据 , 说明战 争实乃历史必然 , 自古圣人不仅不反 对战争 , 而且认为应 该作好战争的准备 , 要 “ 足兵 ” , 备 “师” , 甚至主张 “整旅” 讨伐不服 ; 第二 , 以历史 的事实肯定了战争的历史作用 , 指出如古 代圣王黄帝 、 汤 、 武 “咸用干戚 以济世 ”; 第三 , 用 吴王夫差 和徐僵王亡 国 的事例说明二者 必 备而 不恃一的道理 。 史载 , 昊王夫差打败越国后 , 不知修明政治 、 安 民治 国 , 而是恃武北向 争霸 , 败齐师 , 会诸侯 , 与晋争强 , 结 果越王勾践乘虚面入 , 灭掉昊 国 , 夫差自杀身死 ; 徐 堰王 走的是另一极端 , 他只知修文 , 不谋军事 。 据 《韩非子 · 五蠢》篇说 ,“ 徐堰王处汉东 , 地方五百里 , 行仁义 , 割地而朝者三十六国 , 荆文王恐其害己也 , 举兵伐徐 , 遂灭之 。” 曹操根据以上数点说明了战争的必然性及其历史作用 , 从而得出了必然的结论 , 这就 是 他 引用的 《司马法》中的两 句话 :“ 人故 杀人 , 杀之可也 。” 如 果杀 人 (战争) 能够安 定社会 、 解救庶民 , 那就应该去杀人 (战争) 。 曹操在这篇 序文中特别提出 :“圣 人之用兵 , 敢而时动 , 不得已而 用之 。 ” 《诗 经 · 周颂》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0 23:09 , Processed in 0.386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