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的编年体形式
,
对通俗文艺作品加以吸收改造
,
并充分发挥自
己的艺术天才
,
精思妙裁
,
创作出这部雄视百代的巨作
。
它不仅是中
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
,
而且是第一部完整的历史演义
小说
。
从此
,
历史演义这一体裁确立了自己的正式名目和文体规范
,
其开创之功
,
可谓伟焉
。
《三国演义》成书以后
,
受 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
不但
“士君子之
好
事者
,
争相誊录
,
以便观览
’ ,
;而且下层文人和普通市民也纷纷阅读
和讲说
,
口耳相传
。
正如清初著名作 家李渔所称赞的
:
“《
演义》一书
之奇
,
足以使学士读之而快
,
委巷不学之人读之而亦快
;
英雄豪杰读
之而快
,
凡夫俗子读 之而亦快
。”
加之戏曲和曲艺竞相取资
,
更 使
《三国演义》的故事和人物深人民间
,
传遍九州
。
这种巨大的成功
,
适
应了社会的文化需求
,
造就了广泛的爱好者
,
吸 引 了众多的继起者
,
并被书商们视为赢利的
“
热门
”
,
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历史演义小说的
创作
。
于是
,
从明代中期直到清代末年
,
历史演义小说不 断问世
,
仅
今存的便有数十部之多
。
这些历史演义小说
,
题材遍及 中国历史 的
各个时代
。
若按其内容的时代顺序排比
,
主要有以下作品
:
反映上古至周武王灭商历史的小说
,
有《盘古至唐虞传》)
、《
有夏
志传》
、
《
有商志传》
、
《开辟衍绎通俗志传》等
。
反映周代历史的小说
,
有《春秋列 国志传》(简称《列国志传》)
、
《孙庞斗志演义》(简称《孙庞演义》)
、
《后七国志乐田演义》) (简称《
乐
田演义》)
、《
新列 国志》(即《东周列国志》)等
。
反映两汉历史的小说
,
有《全汉志传》
、
《两汉开国中兴传志》
、《
西
汉演义》
、
《东汉演义传》
、《
东汉演义评》等
。
《
三 国演义》的续书
,
有《三 国志后传》
、
《后三国石珠演义》等
。
反映两晋南北朝历史 的小说
,
有《东西两晋志传》
、
《东西两晋演
义》
、《
北史演义》
、《
南史演义》等
。
反映隋唐历史 的小说
,
有《隋唐志传》
、《
大隋志传》
、《
唐书志传通
俗演义》
、
《隋场帝艳史》
、《
隋史遗文》
、《
隋唐演义》等
。
反映五代历史的小说
,
有《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
反映宋代历史的小说
,
有《南北两宋志传》
、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
43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