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叙事结构新探
(0 次评价)5082 人阅读0 次下载
错并行 , 而又以魏 、 蜀的亡国过程为上流 , 东 吴部分仍居 于从属 的 地位 。 综上所述 , 《三国》的基本母体是 战争与人才 。 《三 国》自始 至 终以描 写战争题材为主 , 三国之间的矛 盾冲突 主要表现为战争形式 , 这就决定了小说以战争的起因 、 发生 、 发展 、 结局为情节结构的基 本依据 土述酝酿期 、 形成期 、 对峙期和 瓦解期四个段落就很符合 《三 国》情节结构的基本特点 三) 《三 国》的这种结构究竟是在何种因素的影响 下 形成的? 美国汉 学家夏志清在 《中国古典小说导论》中指 出 :“ 在长篇小说的 形成阶 段 , 演义体的事实叙述显然占有优势 , 而其他类型的小说至少也托 名 为 历 史 。 因此 , 仅次于说书人 , 历史家们为中 国小说的创造提供 了最重要的文学 背 景 ‘, 。 作为 中国古代 长篇章回小说及长篇历 史小说 的 双重奠基 , 《三 国》与 历 史学 家们所提供的文学背景自然关 系 密切 ; 同时 , 考虑到 《三 国》成书过程中说书人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宋元 活本的影响也不容低估 ,。 笔者认为 , 先秦两汉的 史传文学 可以说是 《三 国》叙事结构形成的远 因 , 宋元话本则是其近因 。 下面我们分别 予以讨论 。 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传统及其叙事结构 , 必然会注意到这 样一个极 为 明显的现象 :“ 史部 ” 与 “ 说部 ” 自始至终 结有不解之缘 。 这一难解难分之缘在小说萌芽伊始一直到它生成 、 发展 的漫长历史 河床中留下 了深刻的印迹 , 并直接影 响了中 国古代小说及其叙事技 巧 。 史传文学可以说是古代小说的圣母 、 教母和保护神 , 因而在古 代小说中必然有史传文学的 “ 遗传基因 ” 和印记 。 古代文人 曾对小说与 历 史这种悠久 而牢 固的血缘关系 , 作出如 下的事实判断 : 宋人真德秀 《文章正宗》谓 “ 叙事起于 史官 ” , 明代 冯梦龙在《古今小说序》中说 “ 史统散而小说兴 ” , 清代章学诚在 《上朱大司马论文》中说 “叙 事 实出史学 ” . 均以独到的识力明确说 g 1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7 00:04 , Processed in 0.45421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