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里的“说客”与“辩士”
(0 次评价)4317 人阅读0 次下载
四、 能言、 有胆和谋略 《 三国演义》 中的“ 说客” 、 “ 辩士” 虽然来自 各方, 身份、 地位、 性格与表现也多有差别, 但作 者又写出了他们都须要具备的几方面的重要素 质: 一是能言善辩, 二是有胆量, 三是有谋略。 “ 说客” 的成功与失败, 关键全系于此。 辩才无碍, 是能否成为“ 说客” 、 “ 辩士” 的基 本条件。 中国古人有这样的体验: “ 君子避三端: 避文士之笔端, 避武士之锋端, 避辩士之舌 端。 ” 《 三国演义》 在介绍“ 说客” 、 “ 辩士” 的时 候, 照例少不了称赞他们具有“ 三寸不烂之舌” 的特殊材料, 有“ 口似悬河” 的超级本领。缺少 “ 舌端” 掀动对方的过硬功夫, 自然就谈不到“ 游 说” 奏效。《 文心雕龙·论说》 篇在讲到“ 论之为 体” 时说: “ 义贵圆通, 辞忌枝碎。 必使心与理合, 弥缝莫见其隙; 辞共心密, 敌人不知所乘: 斯其 要也。 ” 刘勰的这一段话, 不正好可以借用来概 括小说中诸葛亮论辩之辞的特点吗? 其他如东 吴赵咨使魏, 明明是稽首称臣, 却无卑辞谄语, 维护了集团的体面。 毛宗岗赞之曰: “ 辞令之妙, 至于如此, 真不愧行人之选哉! ” 连曹丕亦夸奖 赵咨说: “ ‘ 使于四方, 不辱使命’ , 卿可以当之 矣!” 又如诸葛亮死后, 东吴派兵数万, 屯于巴丘 界口, 西蜀派宗预前往东吴报丧, 并探听动静。 孙权问他: “ 吴蜀已为一家, 卿主何故而增白帝 之守?” 宗预不亢不卑地回答说: “ 臣以为东益巴 丘之戍, 西增白帝之守, 皆事势宜然, 俱不足以 相问也。 ” 孙权赞叹道: “ 卿不亚于邓芝!” 这才折 箭为誓, 重申前盟。“ 一人之辩, 重于九鼎之宝; 三寸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 ”《 三国演义》 中的 “ 说客” 与“ 辩士” 的作用, 虽不必如此夸大, 但其 在情节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亦是不可低估 的。 也有相反的例子。如曹操因杀父之仇而欲 血洗徐州, 陈宫本着悲天悯人的善良愿望, 星夜 赶去劝阻曹操。 陈宫的名义本来很正, 但他的嘴 巴上不去, 只能“ 说” 几句“ 杀之不祥” 、 “ 望三思 而行” 之类的不痛不痒之语, 冷酷的曹操不仅不 听他的, 还反唇相讥道: “ 公虽为陶谦游说, 其如 吾不听何?” 三言两语顶得陈宫再无一字可辩, 碰了一鼻子灰, 只好远遁他方了。 “ 有胆” 也是自不待言的。在敌对双方剑拔 弩张的情势下, 面对着杀红了眼睛的大小军阀, 对“ 说客” 来说, 那真是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没 有一点“ 玩命” 的勇气, 那是根本不敢一试的。 西 蜀别驾张松, 在曹操五万“ 虎卫雄兵” 的刀山剑 树面前, 他是“ 斜目视之” , “ 全无惧意” 。李恢说 马超时, 马超“ 先唤二十刀斧手伏于帐下, 嘱曰: ‘ 令汝砍, 即砍为肉酱!’ ” 李恢却“ 昂然而入” , 一 进帐就理直气壮地挑明“ 特来作说客” , 硬是 “ 说” 得马超“ 大惭” , 心悦诚服地归顺了刘备。 又 如邓芝使吴, “ 行至宫门, 只见两行武士威风凛 凛, 各持钢刀、 大斧、 长戟、 短剑, 直列至殿上。 芝 晓其意, 并无惧色, 昂然而行。 至殿前, 又见鼎镬 内热油正沸, 左右武士以目视之, 芝但微微而 笑。 ” 也是寥寥数语, 便“ 说” 得孙权“ 闻言惶愧” , “ 叱退武士” , “ 以上宾之礼相待” 。这类表现, 正 是孟子说 的“ 说大人, 则藐之, 勿视其 巍巍 然”。《 三国演义》 中高明的“ 说客” , 大都能以 此为行动的要诀。 如若作“ 说客” 而胆怯, 便绝无成功的希望。 如蒋干, 只被周瑜“ 与众将附耳低言, 如此如此” 略施小计, 喜剧般的作弄了一下, 便吓得“ 面如 土色” , “ 不敢多言” , 以至乖乖地走进圈套, 使自 己成为三国“ 说客” 中少见的丑角。 至于谋略, 那就更重要了。单靠能言善辩, 而缺乏卓识智谋, 也是难以成事的。 大凡精明的 “ 说客” , 总要对“ 游说” 对象的处境、 个性、 爱憎、 心理, 先有一个细致入微的体察, 根据不同对象 不同的利益追求和思维趋向, 来确定自己进言 ··   第 32 卷 第 6 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 11 月     Vol. 32 No. 11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Nov. 1999  114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9 14:06 , Processed in 4.20545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