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和传奇色彩。这种虚实结合,亦实亦虚的创作方法,乃是《三国演义》的
基本创作方法,是其最重要的艺术特征
1。
在后来出版的《罗贯中和〈三国演义〉 》一书中,我重申了这一观点
2。
根据这些年来的所见所思,这里再作申论。
一、 既是现实的,又是传奇的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学者研究中国问题,包括传统文化时,不得不使
用一套主要源于欧美或借自日本的语汇(术语、概念、范畴等) 。这既是学
习和借鉴之必须,也是对外沟通、交流之必要。尽管许多中国学者一直努
力地发掘本民族的话语资源,弘扬其精华,开发其现代意义,也只能与外
来语汇互相借鉴,互相依存,共同承担语言的使用功能。事实上,经过长
期的使用和磨合,大量原本是外来的语汇已经融入现代中国语言,成为中
国学术、文化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完全离开这套语汇,现代中国人
几乎无法顺畅地思维和表达。不过,值得重视的是,在使用外来语汇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时,既要掌握其普适意义,又要注意其中相当一部分与传统
文化实际情况的某些区别乃至脱节,不能简单化、形式化地生搬硬套。在
运用“现实主义” 、 “浪漫主义”等概念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代小
说时,这一点就非常重要。
一般认为,作为一种文艺思潮,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成熟于十九世纪
的欧洲。然而,作为一种基本的创作态度、创作方法,现实主义精神和浪
漫主义精神很早就出现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创作中。就现实主义
而言,凡是力图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和历史生活的本来样式的作品,均可
视为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只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文学艺术中,人们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