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国画大家叶毓中先生的工笔重彩画《全图三国》 ,认为是三国题材绘画史上
前所未有的巨制,对它的价值和意义,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该文从三国题
材的绘画源头说起,历数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三国画,对改革开放
以来的各种三国美术作品做了比较细致的介绍,可见沈先生对三国相关的
各类文艺作品一直就是十分关注的。
沈先生还热心为四川绵阳作家高显齐、罗南的历史小说《蜀汉风云》
作序(27) ,表扬其优点,指出其不足,既是友情,更是为弘扬三国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而作的努力。
此外,沈伯俊主编的《图说三国》 (28)一书,包括:曹魏、刘蜀、孙
吴等三卷,以三国历史为线索,以文字叙述为内容纲目,以绘画艺术为形
象载体,绘画与文字紧密结合,完整而系统地介绍三国历史,并简要说明
《三国演义》表现有关事件、人物的特点,着重指出其变异和虚构之处。
绘画部分,采用了著名画家梅凯的三国题材国画,这是一种新的著书体例,
可谓真正填补了三国传播史上的一个空白。这就不仅仅是关注而已,而是
与画家们合作共事了!
第五, 在研究《三国演义》的几十年中,教学上注重知识性、学术性
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同时注重培养《三国演义》研究队伍的学术新人,
关爱青年学子,有长者风范。
2004 年,笔者在四川大学接受沈先生的课堂教育时,沈先生采用分组
教学法,让每个学生负责试讲一个《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学生们试
讲自己选定的那个人物形象之后,沈先生再逐一点评和纠正错误,从版本
上的考证到故事情节的说明,从《三国演义》小说的艺术虚构到《三国志》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