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4
诸葛亮尚不许魏延为“万人别统” ,阳平关又是他伐魏战争的重要基地,岂
可能“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仅以轻弱自守。尤其这番话是郭冲对司马懿
之子司马骏说的,而“对子毁父,理所不容” ,更何来司马骏“慨然善冲之
言”呢?所以,裴松之断定: “此书举引皆虚。 ”[1]
不能说裴松之对诸葛亮“空城计”记载的驳斥没有道理。但是,裴松
之既然将这条资料选辑于《三国志》注中,就不能说它完全没有根据。
三国之后的两晋、南北朝时,有关三国的许多史料、传说被发掘出来,
记载诸葛亮的资料相当丰富并且活跃。南朝刘宋人裴松之注《三国志》时,
对当时的“异闻”深感“每多舛互” :有的是“纰缪显然,言不附理” ;也
有的 “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 或出事本异” , 究竟是史实还是传闻已经 “判
不能断”[2]了。这些情况既指整个三国史料而言,亦包括诸葛亮的资料在
内。
既然那时就已经深感有些资料“判不能断” ,那么裴松之的“驳斥”就
仅是一家之言,对该资料采用选注,而不是淘汰的这一引注的事实,仍然
表明了对该资料的重视;换句话说,即该资料所载之事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以裴松之对诸葛亮 “空城计” 资料的驳斥而言, 以诸葛亮不让魏延 “万
人别统”证明不可能派魏延率大军,就显得武断了些。因为,诸葛亮虽然
因谨慎而不许魏延“万人别统”去行“子午谷奇谋” ,但却是将魏延视为大
将而让其多次领军出战的,如建兴八年遣魏延率军西入羌中,大破郭淮即
是明证。
所以,有关诸葛亮“空城计”的记载,宁可存疑而不宜断然否定。
三、历史上有诸多“空城计”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