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再谈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
(0 次评价)8391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 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再作申论。 一、 《三国》中的“技术性错误”概况 明、清两代的各种《三国》版本,都存在大量的“技术性错误” 。现代 的各种《三国》标点整理本,有的对底本中的“技术性错误”毫不触及, 以讹传讹;有的虽然有所校正,但由于种种原因,错误仍然很多。所谓“技 术性错误” ,是指那些并非出自作者的创作意图,并非作品艺术虚构和艺术 描写的需要,而纯粹由于作者知识的局限,由于作者一时笔误或者传抄、 刊刻之误而造成的,属于技术范畴的错误。它们与那些由于作者的世界观、 历史观和艺术观而产生的作品内容上的缺陷和艺术上的不足,完全是两码 事。我整理的几种《三国》版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很大力量指出和校 正底本中的“技术性错误” 。 综观各种《三国》版本, “技术性错误”的类型基本相似。兹以流传最 广的毛本《三国演义》为例, “技术性错误”可以分为五个大类: (一)人物错误。主要包括五种情况: 1.人名错讹。如第5回写陈留孝廉卫弘资助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据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世语》 , “卫弘”当作“卫兹” ;第65回 写刘备任用刘璋旧部庞义,据《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 , “庞义”当 作“庞羲” ,等等。 2.人物字号错讹。如张飞本字“益德” , 《演义》却误为“翼德” (第 1回) ;刘晔本字“子扬” , 《演义》却误为“子阳” (第10回) ,等等。 3.人物身份错讹。如丁原曾任并州刺史,后入京为执金吾, 《演义》 却误为 “荆州刺史” (第3回) ; 杨阜在魏明帝时任少府, 《演义》 却误为 “少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0 21:36 , Processed in 0.80273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