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3
际上作品在抹煞他“善将兵”的才智的同时,又赋予他“善将将”的经纶。
这样,既表现了他的万乘之才,也保证了圣君形象完美无缺。从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 《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倾向,它既是作
品的选材标准,又是作品的结构纲领,还是塑造人物的褒贬原则,更是作
者社会理想的张扬。它是全书的灵魂,当然也是全书的主题。
这一主题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除了史学观点、民族感情的影响, [5]
民众的道德评判是其主要因素。早在东晋,民间文学中的拥刘反曹的倾向
已经出现。干宝的《搜神记》和葛洪的《神仙传》里都记叙了曹操欲杀左
慈的奸恶。裴启的《语林》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和梁朝的《殷芸小说》
里,都以同样的笔调记述了曹操佯眠杀卫士和捉刀骗来使两则故事,其狡
诈残暴的个性更为突出。而《语林》在“英雄忌人”故事里对刘备的描写,
已显褒扬之情。唐以后的民间说唱文学中, “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的
呼喊已成共识。苏轼《东坡志林》 、张耒《明道杂志》都记载了小孩子听书
观戏时“闻刘玄德败,颦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6]由此可
见, “拥刘反曹”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倾向,而成为一种深隐在民众心灵里的
是非认定,是里巷歌谣中民众道德评判的结果,是世代增进的民众朴素感
情的凝聚。
三、形式特点:符合民众的欣赏习惯
《三国演义》的表现形式,主要继承了民间说唱文学的传统,直接脱
胎于讲史话本。
1、易为民众接受的章回结构。 《三国演义》标明回目、分章叙事的结
构形式,源于宋元讲史话本。章回的“回” ,本意是“次” 。说话人每讲说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