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
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斩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 “适才误耳,今
何为也?”操曰: “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
其祸矣。 ”宫曰: “知而故杀,大不义也! ”操曰: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
天下人负我。 ”陈宫默然。[1]
这段著名情节,历来成为曹操奸诈多疑、极端利己性格的注解,而他
所说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也成为他极端利己主义处世
哲学的“经典名言” ,这段情节在《三国演义》中塑造曹操形象的重要性不
言而喻,这段情节的“真实性”历来也饱受质疑。
一、关于情节设计的质疑
仔细研读曹操误杀吕伯奢全家这段情节,并对照相关史料,我们不禁
要对这段情节提出如下质疑:
质疑之一:吕家人有必要问“缚而杀之”这句话吗?直接导致“误杀”
的关键性细节,就是操、宫二人听到了“磨刀之声”和“缚而杀之”的“人
语” 。但众所周知:要杀猪,当然要先捆绑了再杀,不可能满院子追了、捉
了再杀!吕家人根本就没有必要问这个问题。而吕家人如果不说这样的废
话,曹操就不会误会,不误会就不会杀人。因此,罗贯中在这里“特意”
设计了这么一句价值九条人命(包括吕伯奢本人)的“废话” 。操、宫二人
一连杀死吕家八口人以后,很快就知道是“误杀”了,因为他们“搜至厨
下,却见缚一猪欲杀” ,这就又奇了怪了——
质疑之二: 吕家人能在短时间内无声无息地 “缚一猪” 吗?从听了 “缚
而杀之,何如?”到“操曰: ‘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 ’ ”再到“遂
与宫拔剑直入” ,其间也就不过一两分钟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吕家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