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是由北向南
,
但由于北方诸族政权并立
,
发展又 不平衡
,
于是
相互混战
,
战争又 多以掠夺人口为目的
,
形成了人口伴随各自都
城的兴衰而聚散
,
魏晋南北澎〕
,
北方诸强
争夺的重点在河北
,
因而邺也就成了各族人口聚散的涡流中心
。
而且
,
魏晋南北薪而厂石莎霸骊砚茹蔽葺葫兵
路线基本相符
,
一路由东北的辽东经 辽西
、
幽蓟
、
中山至邺到洛
阳
,
诸如鲜卑慕容氏
、
段 天就是沿此路线进入中原
;
一路由西北
穿过太行山脉经中山
、
常山至邺到洛阳
,
如前秦灭前燕
,
北魏抓
跤氏灭后燕
。
东北
、
西北少数民族都沿这两条路线经邺到洛阳
,
基本上形成了一个
“
y
”
`多
形
,
也有从洛阳到邺的回归线路
,
女
详
慕容垂由河南入河 北
,
但基本上都是沿着
“
y
”
字形路线顺向或
逆向运动
。
因此
,
邺就成了东北
、
西北和南方诸民族融合的结合
部
。
邺对魏晋南北朝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
因而
,
其对这段
·
历史的研究也有较大关系
.
但几十年来的史学研究
,
由于受
“
J匕
方文化落后
”
这一传统观点的影响
,
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
,
往往
是重南方
,
轻北方
。
而仅就北朝讲
,
又重北魏
,
轻东
、
西魏和北
.
齐
、
北周
。
据不完全统计白1979一1983年
,
国内主要报刊
、
杂志
发表有关魏晋南北朝史论文43 1篇
,
其中总论 7 0篇
,
三 国13 5
篇
,
两晋十六国11 3篇
,
南北朝13 3篇
。
在这些论文中
,
十六国仅有29
篇
,
北朝6弓篇
。
6 5篇中
,
除总沦北 朝 1 4 篇外
,
北魏占4 2篇
,
西
魏
、
北周
8篇
,
而北齐仅有
l
篇
,
有关东魏 的研究几乎成了空
白
。
而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名城邺都的研究更是一个缺陷
.
这与邺所处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
。
而且
,
古代的中国
,
历来是一
个整体
,
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分裂
,
只能是这个整体 内部的分
-
裂
,
研究分裂时期的历史
,
必须全面
、
整体地研究
,
微观研究要
着眼于宏观
。
这样
,
才有可能把握分裂时 期中国 历史发展的大
势
。
因此
,
’
加强邺城及北方诸少数民族的研究
,
必将大有益于魏
125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