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沉潜《三国》,探求真知
(0 次评价)16207 人阅读0 次下载
4 提出了“技术性错误”的概念: 所谓“技术性错误” ,是指那些并非出自作者的创作意图,并非作品艺 术虚构和艺术描写的需要,而纯粹由于作者知识的局限,由于作者一时笔 误或者传抄、刊刻之误而造成的,属于技术范畴的错误。它们与那些由于 作者的世界观、历史观和艺术观而产生的作品内容上的缺陷和艺术上的不 足,完全是两码事。 根据这一概念,我将《演义》中的各种“技术性错误”加以综合考察, 概括为五个大类: (1)人物错误。包括人名错讹、人物字号错讹、人物身 份错误、人物关系错讹等。 (2)地理错误。共八种(同上) 。 (3)职官错误。 包括职官混称、随意杜撰、官爵文字错讹等。 (4)历法错误。包括引用史 书而错写日期、干支错误、杜撰历史上没有的日期等。 (5)其他错误。包 括历史人物年龄误差、名物描写前后矛盾等。这种种错误,总数多达八九 百处,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 这两篇论文,特别是《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发表以后, 在学术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社会科学报》 介绍了此文的主要观点, 《文 汇报》 、 《文摘报》 、 《东方时报》 、 《工人日报》 、 《齐鲁晚报》等纷纷予以转 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1 年第 2 期又全文转载,引起了出版界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 在重新校理《三国》版本的过程中,我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作了积极 开拓: 1、正确的校理原则: (1)明确工作的目标和范围。所谓“重新校理” , 是说在传统的标点、 分段、 校勘异文等古籍整理方法的基础上, 着重在 “理”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7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0 21:10 , Processed in 0.44075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