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2009 年,我发表了《国际汉学热中的〈三国演义〉研究——答马来西
亚〈东方日报〉记者问》一文○24,概括介绍了中国及世界各地的《三国》
研究情况;指出中国和海外的《三国》研究,彼此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并将继续产生影响;对今后的《三国》研究,也予以展望。
对《三国》研究史的持续关注,有利于我自己从宏观上把握研究的总
体面貌和发展趋势,将研究置于较高的立足点上;有助于学界同行了解研
究的新进展,选择适当的研究课题,减少重复劳动、无效劳动。这应该算
是我对《三国》研究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贡献。
三十余年来,我沉潜于《三国》的世界里,洞幽烛微,探求真知。在
这漫长的岁月里,我极少出门,极少应酬,几乎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把全
部精力都投入到读书写作上, 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 在嘉靖壬午本《三
国志通俗演义》整理本(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3 年 5 月第 1 版)的《后记》中,
我写过这样几句: “朝迎启明,夜伴孤灯,寒宵独坐,其累何如;青丝渐消,
华发暗生,病痛袭人,其苦何如;然而,看到工作一步步前进,其乐又何
如!此中滋味,可解道分享者,惟有知音!”令人欣慰的是,在寂寞而艰辛的
跋涉中,在海内外学术界同行和广大读者中,我赢得了许许多多的知音!
在治学的道路上,我虽无大的波折,但这样那样的困难仍有不少,不
如人意之事也屡屡遭遇。不过,我始终坚信,一时的得失算不了什么,人
生的意义, 学术成果的价值和生命力, 最终都将接受历史的检验和人民 (包
括学界同行和广大读者)的评判。因此,我一直保持着乐观开朗的心态和
拼搏进取的精神。为了推动“ 《三国》学”的发展,为了弘扬民族优秀传统
文化,我将继续努力,努力,再努力!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