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义》时,对《三国志平话》中的诸葛亮形象作了大幅度的改造,删除了“呼
风唤雨, 撒豆成兵, 挥剑成河” 之类的神异描写, 使诸葛亮形象复归于 “人”
本位——当然,是一个本领非凡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杰出人物。书中对诸
葛亮智谋的描写,大都有迹可循,奇而不违情理。在明清以来的某些“三
国戏”和曲艺作品中,诸葛亮动辄穿上八卦衣,自称“贫道” ,言谈举止的
道教色彩越来越重,其计谋的神秘意味也有所强化。如果有人从这类作品
中得到诸葛亮形象“近妖”的印象,那是不能记在《三国演义》的账上的。
其三,以浪漫情调观情节。在古代章回小说特别是早期作品中, “讲故
事”乃是第一位的任务,塑造人物则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顺便完成。
于是,故事的新奇、曲折、出人意表、扣人心弦便至关重要,而符合这些
要求的故事情节,往往也就自然而然地具有了浪漫情调。对于《三国演义》
中的许多情节,应当以浪漫情调观之。在有关诸葛亮形象的一系列情节上,
这一特点更加突出。以浪漫情调观情节,就会感到《三国演义》充满奇思
妙想,满目珠玑,熠熠生辉,令人读来兴会酣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智
的启迪。反之,如果简单而生硬地以历史事实来规范小说,以日常生活逻
辑来否定那些浪漫情节,那就违背了基本的艺术规律,有意无意地导致一
种倾向——以史实来颠覆《三国演义》 。
三、对《三国》研究史的回顾与展望
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其创立和发展的过程,都是在逐步积累中不断丰
富和完善的。只有充分掌握已有的研究成果,才谈得上发展和创新;只有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比前人看得更远。因此,研究任何一个课题,都
应该充分重视对其研究史的把握。在《三国》研究史方面,我付出的努力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