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试论《三国志演义》与《通鉴》《通鉴纲目》之关系
(0 次评价)8200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 构上,以《三国志平话》为框架,充分利用史料和民间传说,以蜀汉为中 心,并以蜀汉与曹魏的斗争为主线,写出了一个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 [7](P49)这两种意见,究竟哪一种更接近于《演义》创作的实际情形呢?笔 者倾向于认同第一种,即《演义》是“据正史,采小说”写成的。不过, 它依据的不仅是《三国志》等纪传体正史,同时还有两部连续记述三国史 事的编年体史著——《资治通鉴》(下称《通鉴》)和《资治通鉴纲目》 (下称《通鉴纲目》)。何以见得呢?且让我们结合《演义》和有关的文 献材料来尝试证之。 一 无可否认,罗贯中创作《演义》,确曾从《三国志平话》(下称《平 话》)之类的民间讲史以及三国戏中采撷过一些素材。胡士莹《话本小说 概论》第十七章就曾将《平话》与《演义》中相关的十九个故事作过简略 对照,认为“《三国志平话》中的重要情节,在《三国志通俗演义》里都 已包括进去”。许多学者也持类似的看法。不过,笔者认为,对此似乎还 需要作一点细致的分析,因为当我们仔细地将《平话》、《演义》与《资 治通鉴》 等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时, 结果却发现 《平话》 中的 “关公刺颜良” 、 “先主跳檀溪”、“赵云抱太子”、“张飞据桥退卒”、“赤壁鏖兵”、 “孔明七擒七纵”、“孔明斩马谡”、“秋风五丈原”等故事,《演义》 虽也写到了,可却与《平话》差异很大,而与《通鉴》、《三国志》及裴 注所记倒相当接近,甚至就连不少话语也直接撷自《通鉴》等史书,也就 是说《演义》中所写的这些故事,恐怕主要不是因袭于《平话》,而是《通 鉴》等史书。而即使是两者确实相关的内容,例如“桃园结义”、“张飞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0 23:12 , Processed in 0.42208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