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4
极端残忍、自私的曹操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三层意思,层层递
进,在曹操无比丰富、复杂的一生中,作者通过这样一个小小事例,从思
维到语言,从情感到动作,极为形象、逼真地勾勒出曹操的可憎面目,可
见作者有多么高超的写作技巧。但是,极力贬斥曹操的毛宗岗对此却另有
一番评论: “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试问天下人,谁不有此心者,谁复能开
此口乎?至于讲道学诸公,且反其语曰: ‘宁使人负我,休教我负人’ 。非
不说得好听,然察其行事,却是步步私学孟德二语者,则孟德犹不失为心
口如一之小人,而此曹之口是心非,而反不如孟德之直捷痛快也。吾故曰:
‘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 。 ” (23) 这一段 “宏论” 不但揭露了口是心非的 “道
学诸公”的虚假伪善,而且也赞扬了曹操的“过人处” :心口如一,直抒胸
臆,敢于说出也是别人所想但绝不敢说出的话。曹操既能毫不隐晦、坦诚
直率地说出如此“阴险狠毒”的话,又毫不犹豫、坦然自若地做出如此“残
忍暴虐”的事,请问还有什么样的话他不敢说、还有什么样的事他不敢做
呢?他还有什么需要对他人遮遮掩掩或者人不人、鬼不鬼地耍两面派呢?
若诚如此,则曹操的奸险狡诈又从何而来?在不经意间, 《三国演义》作者
及称曹操是“奸绝”的毛宗岗反打了自己一记耳光,从而反证了曹操是光
明磊落、胸襟坦荡之人:此为曹操形象又一悖论。
第三,物极必反。又诚如鲁迅先生所言: “文章和主意不能符合一一这
就是说作者所表现的和作者所想象的,不能一致。如他要写曹操的奸,而
结果倒好像是豪爽多智;要写孔明之智,而结果倒象狡猾。 ” (24)在《三
国演义》中, “借仓官王垕之头以压军心” ,是表现曹操“奸险狡诈”的典
型事例。袁术僭号称帝,曹操亲率大军讨伐。袁术纳部下建议,留 10 万兵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