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7
《三国演义》中有曹操“梦中杀人”一事,这在正史中并无记载,尽
管这是为丑化曹操而设置的,但也符合曹操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谨慎”
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但谁能“谨慎”得那么恰如其分,事事如此,时
时如此?就如诸葛亮因一生谨慎而闻名,故有“空城计”之大成功;但也
有不敢纳魏延“子午谷奇谋”之弊,以致失去了一次袭取中原的大好机会。
曹操更是如此。他怕别人在他睡梦中谋杀他,确实有些太多疑,然也事出
有因,比如张飞就是在醉梦中被人取走首级的;而曹操本人也曾在大白天
人都清醒时就想对董卓行刺。防范是对的,问题是曹操为了达到“杀一儆
百” 、杀鸡给猴看的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故做梦中杀人)是卑劣的。采取
这种防范手段的背后,还是阴暗的多疑心理在作祟。
曹操的这种多疑性格当然也会反映在他的战斗生涯中。曹操与刘备在
汉中激战,两军阵前徐晃与刘封厮杀,刘封不敌败走,曹操见状令大军呐
喊杀过阵来,蜀兵望汉水而逃,尽弃营寨;马匹军器丢满道上。曹军士兵
争相拾取。 曹操急令鸣金收兵。 众将问:“某等正待捉刘备, 大王何故收军?”
曹操说: “吾见蜀兵背汉水安营, 其可疑一也; 多弃马匹军器, 其可疑二也。
可急退军,休取衣物。 ”遂下令“妄取一物者立斩。火速退兵。 ”不料这恰
中诸葛亮之计,蜀军分三路回头杀来,曹兵大溃而逃。曹操本想回南郑,
但南郑也已失去。 刘备问诸葛亮: “曹操此来, 何败之速也?” 诸葛亮回答:
“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吾以疑兵胜之。 ” (第七十二回)
时代强者的风采展示:魅力独具的心灵之路
在错综复杂、激烈残酷的现实斗争中,曹操无疑扮演了“英雄”的角
色,显示了一个时代强者的风采。他以自己的不凡业绩,向人们展示了自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