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2
在刘备取涪关后的劳军公宴上,刘备酒酣,醉意朦胧地对庞统说:“今日
之会,可谓乐乎?”庞统又直言道: “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
统面刺君王之语,使刘备这个声称以仁义取天下的所谓贤德之君顿时恼羞
成怒,立即为自己进行辩解,并对统下了驱逐令。刘备曰:“吾闻昔日武
王伐纣,作乐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与欤?汝言何不合道理?可速退。”(同
上 535 页)本为酒后戏言,不期刘备竟如此薄情,居然对有奇功的军师下了
逐客令,实有失王者风范。庞统闻言大笑而起。酒醒之后,刘备闻知酒后
失言之事,大悔,关于“次早穿衣升堂,请庞统谢罪,曰:“昨日酒醉,
言语触犯,幸无挂怀。”庞统依然“谈笑自若”。当刘备又自责道:“昨
日之言,唯吾有错”时,庞统也诚恳客观地说道: “君臣俱失,何独主公。”
统之豪爽豁达,于此可见。小说这样描写了他们君臣和解的情景:“玄德
亦大笑,其乐如初。”(同上 534、536 页)刘备、庞统可谓一对难得的诤友,
庞统不记刘备对他的冷遇屈待,刘备也不记庞统直言揭短。他们为了共同
的追求志向,坦诚相处,严于律己形成的融洽的君臣关系,堪称古今君臣
关系中的美谈佳话。坦诚豁达的性格美则正是庞统作为诤臣形象又一审美
特色。
原载:《三国艺苑杂志》第三期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