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4
①原载《小说月报》二十卷十号(1929 年) ,先后收入郑氏《中国文
学研究》 (上) (作家出版社 1957 年第 1 版)及《郑振铎文集》第 5 卷(人
民文学出版社 1988 年第 1 版) 。
②参见张颖、陈速: 《有关〈三国演义〉成书年代和版本演变问题的几
点异议》 (载《明清小说研究》第 5 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 年 6 月) ;
陈翔华: 《诸葛亮形象史研究》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0 年 12 月第1版) ;周
兆新: 《三国演义考评》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 12 月第 1 版) ;沈伯俊:
《校理本三国演义·前言》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 年 2 月第 1 版) 。
③何满子: 《在评价〈三国演义〉的文学成就以前》 ,载《三国演义学
刊》第 1 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5 年 7 月。
④丘振声: 《万古云霄一羽毛——诸葛亮艺术形象的生命力》 ,载《文
学评论》1985 年第 1 期。陈翔华: 《诸葛亮形象史研究》 ,见注③。
⑤黄钧: 《欲与天公试比高——诸葛亮形象史外部研究浅议》 ,载《 〈三
国演义〉与荆州》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3 年 9 月。
⑥傅继馥: 《 〈三国〉人物是类型化典型的光辉范本》 ,载《社会科学战
线》1983 年第 4 期,亦收入《三国演义研究集》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
社 1983 年 12 月) 。
⑦刘上生: 《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第 3 章,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6 月第 1 版。
⑧详见拙作 《 〈三国〉 人物数更多》 , 载 1984 年 6 月 23 日 《四川日报》 。
⑨详见拙作《 〈三国演义〉究竟写了多少人物》 ,载 1992 年 4 月 24 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先后收入拙著《三国漫谈》 (巴蜀书社 1995 年 2 月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