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0
兵退,贬为镇军将军。 ”[10]对此,罗贯中在很大程度上作了浪漫主义的改
造。一是虚构年已七十的赵云在诸葛亮出兵前自告奋勇充当先锋,在凤鸣
山连杀魏国西凉大将韩德的四个儿子,吓得韩德“肝胆皆裂” ; “西凉兵素
知赵云之名,今见其英勇如昔,谁敢交锋?……大败而走” 。第二天再次与
魏军交锋,不到三个回合又刺死了“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韩德( 《演义》第
92 回) 。这一场厮杀,使读者深深感到赵云宝刀未老,雄风犹在。二是虚
构赵云刺死了曹真手下的副先锋朱赞, 再一次立下战功 ( 《演义》 第 94 回) 。
三是略而不提赵云“失利于箕谷”的事实。四是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赵云和
邓芝从容撤军的经过:赵云让邓芝打起自己的旗号先撤,自己在后掩护,
这种虚虚实实的布置使畏惧赵云的魏军不敢放手追赶。赵云却时而冲到魏
军面前,刺死其先锋苏颙;时而又出现在魏军背后,一声大喝, “惊得魏兵
落马者百余人” 。 于是赵云安全退到汉中, 沿途毫无损失。 这样描写的结果,
使这次退却在读者心理上似乎成了一次胜利( 《演义》第 95 回) 。五是描写
赵云谢绝诸葛亮的赏赐,使得“孔明叹曰: ‘先帝在日,常称子龙之德,今
果如此! ’乃倍加钦敬” ( 《演义》第 96 回) 。这一系列生动的描写,使赵云
在最后一次出征中保持了“常胜将军”的威名,并使他的美德在晚年发出
新的光彩。正是在这种慷慨雄壮的艺术氛围中,罗贯中完成了对赵云形象
的塑造。
三
现在,我们可以来讨论为什么赵云形象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会超过关
羽、张飞而居于武将形象系列之首了。
有这样一种说法: “赵云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武将形象。 ”愚以为恐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