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3
也,第其大根处不胜耳! ” “观郭嘉之论袁绍十败、曹操十胜,吾人倘能一
一自检其身,去绍之败,集操之胜,则一生举动有胜无败矣。 ” (2)P224
综上,明代的评点者,无论是余象斗还是叶昼,他们对曹操的赞赏都
是毫无保留的,有时甚至言过其实。由此可见,他们都没有鲜明的“拥刘
反曹”思想倾向。他们对曹刘的评价是对人物具体行为和具体故事情节的
有感而发、就事论事,而不是事先就有“拥刘”或“拥曹”的鲜明倾向性。
特别是叶昼,他是一位落魄不羁的失意文人,虽博学多才,却功名未就,
生活窘迫。同时,他受到王学左派的影响,狂放不羁、玩世不恭、行为诡
异。因此,他的评点更倾向于独抒己见,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是晚明思
想解放运动在《三国演义》评点中的投影。
二、明代小说序跋对《三国演义》 “拥刘反曹”思想的推重
与评点不同,明代文人为《三国演义》所作的序跋具有鲜明的“拥刘
反曹”思想倾向。作于弘治甲寅年的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曰: “曹
瞒虽有远图,而志不在社稷,假忠欺世,卒为身谋,虽得之,必失之,万
古奸贼,仅能逃其不杀而已,故不足论。……惟昭烈汉室之胄,结义桃园,
三顾草庐,君臣契合,辅成大业,亦理所当然。 ” (3)P233 嘉靖壬午年张
尚德《三国志通俗演义引》曰: “知正统必当扶,窃位必当诛,忠孝节义必
当师,奸贪谀佞必当去。 ” (3)P234 明人李祥《三国志传序》曰: “余观炎
祚之际,三强鼎峙,英雄迭出,然吴、魏僭窃,竟不能与蜀共居正统,固
知神器有主,不可以智力奸也。 ” (3)P235 明人无名氏《重刊杭州考证三
国志传序》曰: “ 《三国志》一书,创自陈寿,厥后司马文正公修《通鉴》 ,
以曹魏嗣汉为正统,以蜀、吴为僭国,是非颇谬。迨紫阳朱夫子出,作《通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