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三国演义》之“义”
(0 次评价)5632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3 忠义在小说里更多的表现为竭尽忠心。开篇的桃园结义,刘、关、张 三人结义时“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宣言就表现出了对汉室的忠心。紧 接着第2回写谏议大夫刘陶和司徒陈耽冒死谏帝罢免二常侍,忠心可鉴, 却被后者谋杀于狱中。第7回长史耿武谏韩馥莫引狼入室,韩馥不听,耿 武便与关纯伏于城外欲刺袁绍以保冀州,虽反被袁绍大将颜良、文丑砍死, 但死得忠义。与耿武忠心为主相同的是蜀川的黄权、李恢和王累,他们力 谏刘璋莫迎刘备入川,而刘璋却一意孤行,王累竟用绳索倒吊于城门上, 自割断其索,撞死于地,以表忠心为主。第 16 回,张绣偷袭曹操营寨,典 韦身无片甲,中了数十枪,依然死战。曹操赖典韦当住寨门而得以逃奔, 最后典韦血流满地而死,曹操感其忠心,痛哭奠之。 关羽是忠义的典范,其忠义的突出表现就是对刘备的竭尽忠心。从屯 土山约三事、受新袍不弃旧袍、拜谢曹操以赤兔马相赠(知兄长下落,可 一日而见面矣)到得知刘备消息后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 最后会古城主臣聚义,真正做到了义不负心,忠不顾死。 孔明是一位忠义贤相, “从他手握羽扇,离开隆中,踏上辅佐刘备征程 的那天起,便对蜀汉政权忠心耿耿,毫无二心”[2],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真正做到了为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蜀汉阵营中还有许多次要人物在危难时刻同样有竭尽忠心的表现,如 刘备兵败彝陵之际,蜀祭酒程畿招呼水军赴敌,无奈敌众我寡,程畿部将 劝他快走,而程畿誓不临阵脱逃,最后拔剑自刎,被赞为“身留一剑答君 王,博得声名万古香”[1]P713。当后主准备降魏之时,其子刘谌宁死不从, 力劝后主背城一战,同死社禝。后主不听,刘谌万般无奈之下,便决定先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8 04:28 , Processed in 0.65530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