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6
众的反对,就是其表现。
既然“神坛”及其英雄人物的存在是一种社会文化需要,是一种社会
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那么,专业工作者特别是史学工作者就不必刻意去
毁坏社会大众的这块精神文化园地。黄留珠教授认为,以《三国演义》为
主形成的是三国俗文化,而以此为基础的诸葛亮艺术形象也属于俗文化的
层面。黄先生还认为:现代社会是文化多元化社会,两种文化(指雅文化
与俗文化)都有其社会价值。 (1)那么,史学家尽可以从学术研究角度对
历史人物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评价,力求还原出真实、客观的历史人物本
来面目,这是他们的职责;但这种纯学术性研究不必有意识地去冲击社会
大众的精神文化领域,不必去冲击社会大众的精神“神坛” ,不必刻意去颠
覆民众心目中的英雄人物,特别是这些英雄人物的艺术形象。因为这两种
文化各有各的价值取向,各有各的评判标准,各有各的存在根据,各有各
的发展空间。以此抑彼或以彼抑此都是不对、也没有必要的。
四、 《出师表》的文化价值不容否定
《出师表》是诸葛亮“真人”的“真作” 。 《出师表》收入中学课本是
有其政治、文化、道德、文学根据的,是经过众多专家学者审定的。 《出师
表》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对事业的矢志不移、对人民的鞠躬尽瘁,
历来被作为民族优秀人格培育的教材; 《出师表》情感真挚,文笔质朴,语
句流畅,是极具文学、写作价值的绝佳“范文” 。西安研讨会上对诸葛亮自
身才能的质疑、对诸葛亮艺术形象的否定,竟扯出将《出师表》撤下中学
教材的议论,实在是有点令人匪夷所思。如果以此类推,那么曹操的艺术
形象往往是反派的,他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是否也要全盘否定?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