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
P18。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既然是小说,就
有其虚构的必要,作者的意图是要在史实的基础上通过包括虚构在内的各
种艺术手法,使小说的情节曲折化、人物典型化,以表达自己所追求的、
读者所需要的文学艺术效果。 “文学真实,更多是在审美态度支配下的真
实。 ” (2)P16 这也是《三国演义》长期以来对于社会文化价值需要的满足,
是其作为名著的社会价值所在。
在研讨会上有学者说,桃园三结义、借东风、草船借箭等没有史学记
载。 (1)这位学者显然没有厘清史学与文学的“真实诉求” ,换句话说,从
小说内容出发去进行史学求真并进行学术探讨、批驳,本身便是荒诞可笑
的。而现代社会的商业意识又从另一角度将诸葛亮的形象加以夸大,目的
是从“诸葛亮”身上获取自己的商业利益。这时候,人们不再追究历史史
实的真实,只看到了“诸葛亮”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一方面他满
足了社会受众的精神需求,从他身上体现出的睿智成为人们自我精神追求
的目标和享受;另一方面,他的社会存在效益使更多或政治或知识或商业
型的人们得到了感官、精神上的满足。这说明历史人物艺术形象是有其存
在的社会价值需要的。
二、历史人物的多面性与史学求真
人作为有思维有创造力的高级动物,往往存在着多面性,譬如,同一
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不同事件,往往会表现出不同
的道德判断、不同的价值追求,会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不同的处理方法
等等(即如鲁迅这样的新文化运动主将,对中国革命做出过突出贡献、得
到毛泽东高度评价的重量级人物,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表现,其本身也存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