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曹操形象的文化意蕴
(0 次评价)6689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0 成。 ”纵观整部小说,两人确实事事处处显示了这样一种性质的对立,而宽 仁与残暴、忠义和奸险成了最大的区别。作者对两人的态度是尊刘贬曹, 这实际上就是尊崇仁爱,贬斥残暴;尊崇忠义,贬斥奸诈。我们不能简单 地将这种褒贬归之于封建正统观念而一笔抹杀。正如孙逊先生所说: “作者 在这个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正反映了人民的愿望、要求和选择。即:在 政治思想的选择上,人民愿意选择王道仁政,而不愿要霸道苛政;在对待 政治家的选择上,人民宁愿选择一个干略相对稍次的仁慈之主,而不愿要 那种虽有雄才大略却奸诈残忍的暴君;在社会道德的选择上,人民则崇尚 忠义,而贬斥奸诈”(17)。 其次,褒刘贬曹,表现了作者渴望明君仁政的社会理想。 作品中的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 ,因此,尊刘贬曹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传统历史文化中“正统”观念的影响,但这不是主要 的。作者对刘备的歌颂,主要是因为他自身的优点,即宽仁爱民,待士以 诚,因而将他视做理想的明君。相反,作者笔下更正统的汉献帝、刘表、 刘璋等则没有一点光彩,甚至刘备的儿子刘禅也是以一付不讨人欢迎的面 目出现的。与刘备相反,作者是把曹操作为封建时代奸臣权相的代表来塑 造、来批判的,这更多地受到了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影响。 早在先秦时期,孟子就提出了“民为国本”和“政得其民”的思想, 认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 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18)。稍晚的荀子也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19),这一关于君民关系的形象比喻,对历朝统治者 都有一定启发。总之, “民为邦本” 、 “使民以时” 、 “民贵君轻”等是中国传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6 22:57 , Processed in 0.50156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