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3
在杂剧《走凤雏庞掠四郡》中,这件事是如此写的:
[周瑜云]我倘若不讳呵,师父,怎生保全我这尸首,可也好也。 [正
末(庞统)云]元帅一头身故,孔明便知也。[周瑜云]他怎生便得知?
[正末云]他终日夜观乾象。见你将星落了,便得知也。[周瑜云]师父,
似此呵,怎生设一计,保全我这性命到江东,可也好也。[正末云]元帅
放心。我与你祭住这将星。我送元帅到江东,意下如何?……
[孔明云]……今朝有周瑜西取巴郡,被某料敌三气,此人因病而亡。
我观此人将星不退,必有人厌住他将星。料别人不会,止有凤雏与贫道会
厌将星。今日我在此江口等待,周瑜船只必往此处过;有他无他,我便知
道也。兀那来的,必然是周瑜的船只。你那船只上,莫非有凤雏么?……
[正末见孔明科,云]孔明,你怎知我在此?[孔明云]我明知你这一来。
我见将星不退,料想是凤雏在此。[正末云]孔明,你这一来为何?[孔
明云]我想周瑜元帅,赤壁鏊兵之后,助俺破曹;不想周瑜今日他身亡,
我特来祭奠。小校,将过那祭奠的礼物来。元帅生时了了,死后为神。与
我收了者。[做祭祀科,云]哥哥,你此一去往那里去?[正末云]孔明,
我送周瑜元帅尸首,往江东去也。
杂剧写周瑜死后,庞统厌住将星,护送尸首往江东,遇见诸葛亮,与
《三国志平话》相同,但增添了孔明祭奠周瑜的情节。在小说中,删去了
庞统厌住将星,护送周瑜尸首过江的情节,而改写为柴桑口卧龙吊孝的情
节,故事嬗变的线索是很清楚的。
更为典型的例子是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董卓的情节。《平话》写董
卓弄权,王允为国事而担忧,忽见貂蝉在园中烧香,询问之下,方知貂蝉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