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国文化”概念初探
沈伯俊
近年来,随着三国史研究的逐步深入和《三国演义》研究的长足进展,
人们开始频繁地使用“三国文化”一词。然而,对“三国文化”这一概念
的内涵与外延,却并未予以明确的界定。1991 年 11 月在四川举行的“中
国四川国际三国文化研讨会”期间,中外学者对“三国文化”的概念仍未
进行深入而集中的讨论,但初步提出了两种观点:有的史学家站在传统史
学的角度,认为“三国文化”即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文化;而我则从大文
化的广阔背景加以观照,认为“三国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并不仅
仅指、 并不等同于 “三国时期的文化” , 而是指以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为源,
以三国故事的传播演变为流,以《三国演义》及其诸多衍生现象为重要内
容的综合性文化。
经过几年来的进一步研究,我认为,对“三国文化”这一概念可以作
三个层次的理解和诠释,下面略加论述。
一
第一个层次是历史学的“三国文化”观(或曰狭义的“三国文化”观),
认为“三国文化”就是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精神文化。
历史学的“三国文化”观是有其科学内涵和科学价值的。历史上的三
国时期(通常包括从 184 年黄巾起义到 220 年曹丕代汉的东汉末期或 “前三
国时期”),在文化上充满了变革与创新,可谓英才鳞集,俊士云蒸,成为
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
哲学方面。由于天下大乱,王纲解纽,封建秩序遭到严重破坏,自西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