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研, 写出了一批较高质量的博士论文。我们完
全可以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 他们有望成为?三国
志?研究领域的主力军。
三 ? 报刊分布
报刊是学术成果的主要编辑生产单位。在文
献管理部门, 如图书馆或情报所, 订购一种报刊的
定量指标主要是看该报刊刊登某一学科的学术文
献的数量, 刊登某一学科文献最多的若干种报刊,
被称之为核心期刊。根据文献学家布拉德福的文
献分散定律, 一个学科为数不多的一批核心期刊,
就能包含该学科相当一批相关论文。这批核心期
刊是文献管理部门必须收藏的, 也是专业人员需
要经常阅读的。了解三国史与?三国志?核心期
刊, 对三国史与?三国志?研究者掌握文献信息源、
提高阅读效率, 是很有帮助的。
表 5? 三国史与?三国志?研究中文核心报刊一览
序号刊? ? 名篇? 数累计载文量
1许昌师专学报7171
2成都大学学报5858
3中国史研究5555
4汉中师院学报4040
5史学月刊3939
6文史知识3939
7历史研究3232
8文史哲2828
9光明日报2323
10郑州大学学报2121
11中国哲学史研究2020
12江汉论坛2020
13临沂师院学报1919
14学术月刊1919
15齐鲁学刊1818
16中华文化论坛1717
17四川师院学报1616
18台州师专学报1616
19江海学刊1313
20史学史研究1313
21武汉大学学报1212
22古典文学知识1111
23孔子研究1010
24文学遗产1010
? ? 根据我们对?目录?中收入的 3019 篇三国史
与?三国志?研究文献的统计, 过去二十多年中, 发
表过三国史与?三国志?有关文献的中文报刊发文
量超过 10 篇的报刊列于? 表 5?。其中, ?许昌师
专学报?、 ?成都大学学报?、 ?汉中师院学报?、 ?文
史知识?、 ?中国史研究?、 ?史学月刊?、 ?文史哲?、
?齐鲁学刊?、 ?历史研究?、 ?中国哲学史研究?、 ?四
川师院学报?、 ?临沂师院学报?等 18 种报刊刊载
三国史与?三国志?文献数量均超过 16 篇。
四 ? 选题分布
为了定量研究三国史与?三国志?在过去二十
多年中的结构变化, 我们根据?目录?的主题分类
进行组织, 将三国史与?三国志?按 8 个主题类目
进行分年度统计。这 8 个主题分别为: 政治、 军
事、 经济、 民族、 社会生活、 思想文化、 历史人物、 文
献及其他( 包括文学作品的赏析、 研究动态等等) 。
将三国史与?三国志?文献分为 8 个主题后, 各主
题文献量的年度变化受随机因素的影响, 起伏波
动较大。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各项主题的变化情
况, 我们将 1978 ? 2001 年划分为六个时间段, 各
主题在不同时间段的文献数量列于? 表 6?。
表 6? 三国史与?三国志?研究主题时间分布
数量
时间
政治 军事经济 民族
社会
生活
思想
文化
历史
人物
文献
及其他
1978~ 1980717925142930
1981~ 1985788341111550204224
1986~ 1989 10744309154110992
1990~ 19938771156271968143
1994~ 1997 108612515332179287
1998~ 200177482114332114235
? ? 从表中可以看到, ?三国志?研究的升降在很
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政治生活等非学术因素的影
响。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 虽然已经出现重大转
机, 但大家还处于观望状态, 惊魂甫定, 恍如隔世,
人人守口如瓶, 个个惜墨如金, 因而对政治、 思想
文化领域的敏感话题仍然不敢放言高论。80 年
代初期, 大家如梦初醒, 文化讨论渐成热潮, 政治、
军事、 思想文化皆成为热门话题, 诸葛亮、 曹操再
度成为讨论的重点。耐人寻味的是, 诸葛亮开始
走下神坛, 出现了一股贬抑诸葛亮的思潮, 这似乎
是对文革中的造神运动的一种反拨。80 年代后
期, 历史人物的评说急剧下降, 大家又把目光转向
政治方面。90 年代初期, 讨论的重点又转到文献
方面, 与当时急剧升温的? 国学热?不能说毫无关
联。总之, 社会上流行什么? 热?, 三国史与?三国
志?的研究都会受到相当程度的? 感染?。
?三国志?人物研究的分布状况也是学界颇为
关注的课题, 仅将所见于?三国志?正传与附传的
人物( 已有研究成果发表的) 一一列表如下( 排列
次序按照业师吴金华先生新编的?三国志目录?) 。
?114?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