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志》今注今译的诤臣——《中日〈三国志〉今译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评介
(0 次评价)4563 人阅读0 次下载
(1995)、 王根林《 白话三国志 》(1996)等。作者广泛搜寻,上下求索,上述今注今译本均收集齐全。新近的今 注今译本,如许嘉璐主编《 二十四史全译 》 中的《 三国志全译 》(2004)、 田余庆、 吴树平《(传世藏书)文白对照 三国志 》(2004) ,作者也在出版后的第一时间就收集到手。王静芝 《白话三国志 》(1980)、 刘国辉《三国志现 代文版 》(1992)属较难获得的今译本,借助复旦大学古籍所吴金华教授搭建的 《 三国志 》 研究平台,也最终得 到,纳入倪著的研究范围。仅剩林美玲《 白话三国志 》 一种,因未能求得而没有纳入研究范围。 中文今注今译本的全面收集工作,到作者这里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这项工作难度之大,所费时间之多, 毋庸多言。作为读者,我们不难从作者这种锲而不舍收集资料的精神中,感受到一种传承自清代朴学的特有 气息。 (二)日译本的访求 作者在大量搜集《 三国志 》 中文今注今译本的同时,还把眼光投向日本,通过多方辗转,访得国内罕有的 日译本 《 正史三国志 》 。该译本由今鹰真、 井波律子、 小南一郎三位日本学者共同完成,始于1967年,历时二 十余载方完成,由筑摩书房刊行。该译本在翻译方法、 翻译理念、 翻译形式上都比较先进,在翻译原则、 体例 和风格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对中古汉语词汇亦有一些深入的见解,素有“ 精详完备 ” 之称。 此外,在访求日译本的同时,作者还通过努力,与翻译《正史三国志 》 的学者取得联系,就日译本中的某 些问题,与翻译者之一今鹰真教授展开通信讨论,证实了作者研究日译本后得出的一个猜想:即日译本全面 参考卢弼《 三国志集解 》 等前人的研究成果。 以上工作,无不显示出作者笃实的学风和深厚的文献收集功夫。 二、 独特的探索视角与深入的微观研究 倪著的探索视角独特,从语言学、 翻译学和文献学相结合的角度,将十余种中文《 三国志 》 注译本和日译 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对各本词汇注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区分特殊词汇和普通词汇在中日译本中的误译、 存疑现象 作者在仔细分析《 三国志 》 词汇后,把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特殊词汇,包括职官词汇、 人名词汇、 地名 词汇以及文化词汇;另一类是除了特殊词汇之外的大量普通词汇。并按照误译、 存疑等情况,对中文今译本、 日译本的特殊词汇与普通词汇进行分章论述,其中第二章至第四章为特殊词汇研究,第五章至第七章为普通 词汇研究。全书内容翔实,材料丰赡。 笔者作了一个小小的统计,发现倪著对于中日今注今译本《三国志 》 的研究条目达587条之多,具体 如下: 特殊词汇一特殊词汇二特殊词汇三普通词汇一普通词汇二普通词汇三 中文今译本误译日译本误译日译本存疑中文今译本误译日译本误译日译本存疑实可释 职 官 ξ 人 名 λ 地 名 9 文 化 ν 职 官 λ ψ 人 名 λ 地 名 7 文 化 λ } 职 官 λ { 人 名 ν ω 地 名 λ ω 文 化 ρ } 语 境 | 易 解 词 语 ; 难 解 词 语 9 成 语 典 故 λ ω 语 境 误 读 λ ω 易 解 词 语 λ υ 难 解 词 语 { 语 境 可 释 λ 易 解 词 语 | 难 解 词 语 ψ 共 同 存 疑 ζ    毫无疑问,这些条目的具体研究成果,将《 三国志 》 的今注今译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同时也为古籍今 注今译工作的理论提炼提供了大量的实证。 (二)中古汉语特殊、 普通词汇研究与《 三国志 》 今注今译的结合 《 三国志 》 在现代的流传,很多时候都依靠今注今译本。今注今译本质量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注译者对 于《 三国志 》 文本理解水平的高低,对于中古汉语词汇解读水平的高低。作者抓住这一关键,将自己研究中 古汉语词汇的心得,用于解决《 三国志 》 今注今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创获颇丰,下面姑举关于“ 单单大山领 ” 的问题以示说明。 321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6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0 22:12 , Processed in 0.66923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