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魏志
·
明帝纪》
?“
右北平乌丸单于寇娄敦
、
辽西乌丸都督王 护 留等居辽东
,
率
部众随俭内附
。”
本条中人名
“王 护 留”
系误标
。
人名仅
“护 留”
二字
,
“王”
是其封号
。
据同书
《毋
丘俭传》及《乌丸传》注引《魏略》
,
护 留王号全称为
“
乌丸都督率众王
”
,
当据之改标
。
?
?
《魏志
·
管宁传》注引《傅子》
?“
臣闻傅说发梦
,
以感殷宗
“一”
本条中
“殷 宗”
为殷高 宗武丁
,
当连标专名 号
。
?
?
《魏志
·
毛珍 传》
?“
昔王叔
、
陈生争正王廷
,
宜子平理
,
命举其契
,
是非有宜
,
曲
直有所
。”
本条依后 世惯例
,
将
“
王叔陈生
”
标作二人
,
误
。
“
争正王廷
”
事详见《左传》襄公
十年
?“
王叔陈生与伯舆争政
,
王右伯舆
,
王叔陈生怒而出奔晋侯使士勺平王室
,
王
叔与伯舆讼焉
。”
此外
,
《左传》襄公 五年条亦见
“王叔
陈生
”
之名
。
本条当据之改标
。
?
?
《魏志
·
赵王曹斡传》
?“近
东平王复使属官殴寿张吏
,
有司举奏
”
本条中
“
殴
”
为殴击之意
,
而误标专名号?大约是误以为属官之名?
,
当删除
。
?
?
《魏志
·
王基传》
?“随征南
王 叔击吴 基又表城上叔
,
徙江夏治之
”
本条中
“上
艇
”
,
独于
“叔”
下加专名号
,
盖以为
“
叔
”
为上文之 王叔
,
可商
。
“上
艇
”
实为城名
,
在今湖北孝感西?见谭其骥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第? ?页?
,
当
连标专名号
。
?
?
《魏志
·
乌丸鲜卑东夷传》
?“
太和二年
,
豫遣译夏舍诣 比能女婿郁筑摊部
,
舍为
鞭所杀
。”
本条中
“
豫
”
指上 文中持节护乌丸校尉田豫
,
漏标专名号
,
当补上
。
?
?
《蜀志
·
邻正传》
?“薛烛
察宝以飞誉
,
瓤梁托纹以流声
?
”
《蜀志
·
邻 正传》注 引《淮南 子》
?“瓤
梁之歌可随也
,
而以歌者不 可为也
。”
以上 两条中
, “颤 梁”
仅以
“钡”
为人名
,
不当
。
氛梁
,
古书中又作狐梁
,
为传说中
善歌之 人
,
其事见
试淮 南子
·
齐俗 篇》
。
且
《邵正传》中
“抓
梁托练以流声
”
与上句结构
完全相同
,
“
瓤梁
”
与
“薛
烛
”
对应
,
为人名审 矣
。
故以上两条当据此 而连标专名号
。
?二?
体例不一
体例不 一表现在几方面
?
一是同 一人名标法 不一
,
一是同类人名标法不一
,
以下将
情况相类似者列在一起
,
指出其失当之处
。
?
?
《魏志
·
董卓传》注 引
仗续汉 书》
?
司徒杨彪反 对董卓迁都长安之议
,
“卓
作色曰
?
‘杨公欲
沮 国家计邪
’
?黄?
碗谓卓曰
?
‘此大事,
杨公之语
,
得无重思
二”
,
《魏志
·
董卓传》注引
《献帝起居 注》
?“近
董公之强
,
明将军目所见
”
以上两条中
?
“
杨公
”
两见
,
“董公”
一见
,
皆仅于姓 氏下标专名号
,
此与书中其他
纪传标法不一致
,
如
“
曹公
”
之名屡 见
,
皆连标专名号
。
以上两条当补全
。
? ?
?
《魏志
·
满宠传》?上引
《世语》
?“既而
?王?羡因王 左右启王
,
满缘断门不内人
,
宜推劫
。”
《吴 志
·
吕蒙传》
?“
吕将军功名日显
·?
一
”
以上两条中
?“满椽”
即大将军椽满伟
,
“
吕将军
”
即 吕蒙
,
皆仅于姓氏下标专名号
。
依标点通例
,
职官爵名 紧随于 姓氏之后
,
皆连标专名号
?本书 中其 他纪传便是如此?
,
故
·
? ?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