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二000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
(0 次评价)5724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 第二,确认作品的原本或者最接近原本的版本。对此争论也很大。第三, 对作品(包括注文)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有的学者通过对书中小字注 所提到的“今地名”来考证《演义》的成书年代,这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 试。但是,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必须证明小字注均出自作者之手, 否则,其价值就要大打折扣;其二,对小字注的考察,应当与对作品各个 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可靠的结论,而以往对此所作的努力还很 不够。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要真正解决《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问题, 在基本事实的认定、新材料的发掘、研究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还需要付出 更多、更踏实、更细致的努力。只要研究者们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 学术原则,弘扬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既珍惜自己艰苦探索的成果,又尊 重他人的一得之见,既敢于坚持真理,又勇于修正错误,友好切磋,取长 补短,就一定能圆满解决这个“世纪课题” 。 张志和的黄正甫本《三国演义》整理本《前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7 月第 1 版)认为:黄正甫刊本《三国演义》 “显然不是明天启间 刻本, 而只能说它的封面、 《三国志叙》 、 目录是天启间刻, 正文则是旧版。 ” 文章从黄正甫本的正文找出三个例证来说明它早于嘉靖壬午(1522)本: (1)黄正甫本卷十三有关“伍伯”的两处叙述,在嘉靖壬午本中都变成了 “五百人” , 以致叙述错乱不通。 (2) 嘉靖壬午本卷十二 《张永年反难杨修》 一节中有曹操“遂令扯碎其书烧之”一语,此句下有注云: “柴世宗时方刊 板。旧本书作‘板’ ,差矣。 ”而黄正甫本卷十《张松反难杨修》一节中, 此句正作“操令破板焚之” ,可见它正是嘉靖壬午本注中所说的“旧本” 。 (3)黄正甫本引用了 60 余首周静轩诗,时间“应当是在周隐居之后而未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0 21:10 , Processed in 0.39757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