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波谲云诡,神来之笔—《草船借箭》赏析
(0 次评价)4027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 氛围骤然紧张起来。然而,作为联盟中东吴一方的统帅和以才智自负的俊 杰,周瑜不屑于、也不能蛮干,他自信有办法对付诸葛亮,所以他对鲁肃 扬言道:“吾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这就为周瑜与诸葛亮的斗 智拉开了序幕。 接着,小说层层铺垫,步步设疑,逐次展示这场斗智的奇特性。 第一层,周瑜请诸葛亮议事,明明是设计杀之,却偏偏假作和颜悦色 地问之:“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诸葛亮应声答道:“大江之上, 以弓箭为先。”这正中周瑜下怀,他马上提出“军中正缺箭用”,要诸葛 亮“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并且声称:“此系公事,先生幸勿 推却。”读者马上会联想到,这大概就是周瑜所谓“公道斩之”的办法了。 周瑜这一手确实厉害:如果诸葛亮推辞,就会被加上“临事推诿,妨害联 合抗曹”的罪名;而如果他同意,周瑜又会提出更苛刻的条件,以便置其 于死地。 面对如此难题, 偏偏诸葛亮又满口答应: “都督见委, 自当效劳。 ” 一方故设陷阱, 暗藏杀机; 一方却好似浑然不觉, 自蹈险境。 这是一 “奇” 。 第二层,周瑜只给诸葛亮十天的期限,企图给他身上再绑上一条绳索; 没想到诸葛亮反而主动提出十天太长,“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 周瑜趁机逼进一步:“军中无戏言。”诸葛亮答得更干脆:“愿纳军令状: 三日不办,甘当重罚。”读者实在不明白诸葛亮为何如此“满不在乎”, 为何要“自投罗网”,这就造成了情节的二“奇”。 第三层,周瑜以为诸葛亮上了圈套,不禁“大喜”,得意洋洋地对鲁 肃说: “他自送死, 非我逼他”,满以为可以达到“公道斩之”的目的了。 为了使诸葛亮“两胁生翅,也飞不去”,周瑜又进一步设置障碍,“分付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0 22:17 , Processed in 0.39556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