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英雄的颂曲豪杰的悲歌——《三国演义》、《水浒传》比较研究之一
(0 次评价)6782 人阅读0 次下载
在市 民的 身上 , 而未 扩大研究 对象的范 围 , 他们仅 仅注意到 市民的审美心理 , 而 未进一步探 索其深层 的 民族审美心理 。 第二 , 从小说发 展 史 来 看 , 《三 国 》 、 《水 浒 》代表 着小 说艺术 发展史 上的一个阶段 , 即所 谓 英雄传奇 阶段 。 这一类小说塑 造的 人物 , 往往都 是 “ 神化 ” 或者 “半神化 ” 的人间英雄 。 “ 他们 身上 , 明显地赋予 了作者强烈的理想 和夸 张 , 以 至他们成 了人类某种 品质 的化 身而多少带上 了神或半神的性 质 ” 。 因 此 , 《三 国 》 、 《水浒 》这 类小 说不向 于后来的严 格的现实主义小 说 , 如 《儒林外史 》 和 《红楼梦 》等 , 在某种 程度上 , 它们更近 于西方的 英雄 史诗 。 口作为一种原始 整 体 , 史诗就是一个 民 族 的 ‘传奇故事 ’ 、 ‘书 ’ 或 ‘圣 经 ’ 。 每一个伟大的民 族 都有这样绝对原始的书 。 来表现全 民族的原始精 神 ” 。 黑 格尔 的 这 段 话 , 对 于 《三 国 》和 《 水 浒 》来说 , 多少也适用 。 这两部小说塑造的颇有浪 漫主义 色彩 的传奇 式英雄 , 已非普 通人 , 而是 民族 精神的显现物 。 硬 要把书 中英雄评定阶 级成分 , 难 免 作茧 自缚 。 第三 , 从作品实 际来看 , 《三国演义 》描写的 是 图王霸业的 明主 、 贤臣 、 良将 , 《 水浒传 》塑造的 是除暴 安 良的义 士 、 豪侠 , 其 中上至龙子凤孙 , 下 至贩夫 走卒 , 三教九流各式人等 皆有 。 这 些英雄 , 尽管 “各有光 景 , 各有家 数 , 各有 身分 ” , 个性各 异 , 但英雄性格的 内在精神却是那 么的一致 : 他 们 勇敢 、 正 直 , 忠勇报 国 , 富于进取 , 扶弱济危 , 舍 身取义 。 这些 , 正 体现了中国人的 民族 精神 。 对此 , 张啸虎同志在 他的 《水浒英 雄与 民族性枷 的长文 中 , 作 了富有 启 迪的 详 尽 论述 , 他指 出 : “ 《水浒传 》的 重要成就 , 就 首先 在于充分调动艺 术手段 , 通过 一系列 血 肉饱满 的文 学典型 , 集中表 现英雄主义的人 民精神与 民族 性格 ” 。 他的精辟论 述同样适用 《三 国 》 。 不过 , 张文的前 提 是 青定 《水浒 》写的是起义 的农 民英 雄 , 他认为作品中的 英雄人物 , “ 可说 是真 正表现了农 民起 义者 的思想 中的伟大处 , 情感 中的深 刻处 , 行 动中的坚强和融 贯 一致处 , 因而也在某些方面表现 我们中华 民族 共 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 特征 ” 。 而 我的看法却相反 , 我认为 《三 国 》 、 《 水浒 》 中的英雄 豪杰 , 首先是 体 现 民族共 同心理 素质 和性格 特征的史诗式英雄 , 正 如 鲁迅笔 下的阿Q 形 象一样 , 他们 体现 了 民族 之 魂 , 因此 , 现实生 活中各阶 级的 人都可 以从他们身 上 看到 自己心 中理想英雄 的身影 , 得到各 自需要的 东 西 。 这也许就是 人们 对梁山英雄 的阶级属性产生 分 歧 的一个原 因吧 , 当 然 , 民 族审美心理 也是 随着时代的 发展而有 所 变化 的 。 清 代的两大 “奇书 ” , 《 儒林 外史 》 和 《红楼 梦 》 中的正面人物 杜少卿和贾 宝玉 , 及 时地 传达 出他们那个时代 审美 心理 的某 些 新 变 化 , 因 此 , 这两部小说远远 超 出 《说 唐 》 、 《说 岳 》等重 现 《三 国 》 、 《 水浒 》人物形 象旧 貌的 作品 , 而成 为同时 代作 品中的第一流杰 作 。 二 、 英雄颂 曲和 豪杰悲歌 《 三国 》 、 《水浒 》 同是讴歌史 诗 式 传 奇 英 雄 , 但 这两支英雄 曲的主旋律 却迥然不 同 。 《 三国演 义 》是一支 乱世 英雄的颂 曲 。 作品所 展 现的时代 , 正如刘备所 说 , 是一个 “ 朝庭陵替 , 纲 纪崩 摧 , 群雄 乱国 , 恶 党欺君 ” ( 第三十七 回 ) , 天 下分崩 的乱世 。 世 乱而 英雄 出 , 以 刘备集团为代 表的三 国英雄 们 , 于舌 泄 中纷纷崛起 。 明 君 得 贤 臣 , 良将择英主 。 君臣风云 际会 , 霸 业 图 王 。 其 时 , 大 智大 勇的才能任其施 展 , 建功立 业 、 青史留 名的大志如其所愿 , “ 上报国家 , 下安 黎庶 , 的理 想得 以实现 。 英雄 起于乱世 , 乱世 造就 了英雄 。 一 部 《三 国 》 , 谱写的就 是这样一支颂 扬 “英 雄乘时 务割据 ” 的英雄 曲 。 至 于小 说最 后 , 蜀汉 灭国 , 三国归晋 , 也非是 邪恶战胜 正义 的历史 悲剧 、 民族 悲剧 。 其实 , 蜀 汉灭 国的原 因 , 是前 辈英雄 孔明等 相 继去世 , “ 蜀 中无大将 , 廖化作先 锋 ” , 后继无 人 , 三 国归晋 , 是 东晋 司马炎 、 羊佑 、 杜预 和王浚 等 又一 代英雄 乘时一统天下的结 果 。 作为全 曲的 尾 声 , 它 是对前代英雄的缅怀 , 又是 对后代英雄 的 颂 扬 , 与全曲高 昂热情的 主旋律 完全一致 。 《水浒传 》则 是一首绿林 豪杰 的悲歌 , 它 唱出 了梁山英雄的悲剧命运 。 梁 山英雄 命运的悲剧 , 并 不表现在或 不主要 表现在小说的后半部一一招安遇 害 , 而主要表现在 小说的前半 部一一 逼 _ L梁山 。 这 是因为 , 在 《水浒 》的 作者看来 , 招安 , 是 英雄 康 杰报 国建功 的唯一 出路 。 花荣临死前 说得很清楚 : “ 我等在梁 山泊时 , 已 是大罪之人 , 幸 然不死 。 感 得 天子赦罪招安 , 北 讨南征 , 建立功勋 。 今已姓 扬 名显 , 天下 皆闻 。 如今随仁兄同死 于黄泉 , 也 留得个清名于 世 , 尸 必归坟矣l ” 至于梁 山英雄 遇 孙逊 、 陈诏 : . 红楼梦与金瓶梅 》第 1 0 贝 , 宁夏 人 民出 版社 。 黑格尔 : 《美学 , 第三卷下册 , 第10 8 页 . 见 《明清 小说研究 , 第4辑 . 第的 页 , 中国 义联出版 公 司 6 年 月版 明 · 高启 登金 政雨花 台望大 江 , I Q . 1. 8 1 2 . : . . 7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21-03-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3 23:39 , Processed in 0.46303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