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
正如刘知渐先生所认为的一样: 这显然是夸张手法的一个淋漓尽致的体现。
[4]但无论如何,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三国演义》中骂词的最高水平和
最高境界。这也正是鲁迅先生所评价的“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一个体
现。将人活活骂死,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诸葛亮神通广大的一个侧面烘托和
夸张。
一、骂词的经典代表
在小说第九十三回,写到魏主曹睿太和元年,蜀兵复出祁山,军临渭
水之西。睿拜曹真为大都督,命郭淮为副都督,王朗为军师——朗时年已
七十六岁矣,曹真命大军来到长安,过渭河之西下寨,真与王朗、郭淮共
议退兵之策。朗曰: “来日可严整队伍,大展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
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 ”
如此三言两语,已足见王朗夜郎自大、自命清高、目空一切的傲慢形
象。大军之前夸下海口,众人拭目以待,王朗到底有何能耐,从而为下文
撞死马下埋下伏笔。
且看王朗及孔明之言:
朗曰: “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
之兵?”
孔明曰: “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
朗日: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曩自桓、
灵帝以来,黄巾倡乱,天下争横。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傕、
汜继虐;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土;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
郡;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
打分:
0 星